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 题:秋假“上线”,收获几何?——多地中小学春秋假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
去博物馆感知历史,去乡野体验劳动,去车间工厂实践……11月12日至14日,全国多地中小学生迎来为期三天的秋假,学生们暂别校园,收获了什么?学校、家庭、社会多方怎么协同?记者进行了探访。
今年9月,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近期,广东、浙江、四川、湖北、陕西等地迎来一波秋假,文旅消费呈现新变化。
11月11日下午放学后,浙江省安吉县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彭昱泽冲出校门,和家人开启旅途。当晚十点半左右,他们到达云南昆明。
“这是孩子的第一次秋假,学校没有布置作业。”彭昱泽的妈妈童婷说,自己平时工作繁忙,秋假错峰出行,住宿等价格也比较实惠,体验感更好。
12日一早,成都车站客运值班员杨敏就感受到了变化:“车站被小朋友‘占领’了。”截至12日上午9点,成都车站三日假期预售客票76.7万张,同比增长10.8%。
浙江众多景区推出“秋假专属免费游”,优惠基本覆盖整个11月;在四川,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景区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免票;绍兴此前放秋假,政府还发放消费券……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11月12日起,浙江多地的旅游订单量同比翻倍,亲子游占比达46%。北京、上海、三亚等地成为不少家庭亲子出游的热门选择。
广东佛山实行全市范围试点中小学春秋假制度。12日至16日,从佛山出发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了2.76倍。佛山高铁三水南站秋假首日发送旅客量达5500余人次,其中携带儿童的家庭旅客成为出行主力。
佛山市民潘先生说,老人带小孩的组合不少,“双职工没时间带娃,一老一小亲子团也开心自在。”
走出课堂,孩子们体会劳动和收获,“诗和远方”就在脚下。
在四川简阳市高坡村田园学堂,孩子们卖力地挖红薯,手上沾满了泥土仍很开心。
除了挖红薯,还有摘蜜橘、收割甘蔗……活动项目负责人王焦说:“三天里孩子们认识节气、体验农耕,有所玩、有所学、有所获。”
“小朋友们,快来看无人机起飞施肥!”在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江口街道张村剡水田园智创农园,10余户亲子家庭在领队的带领下,观摩农业科技。张村党支部书记张旭说:“孩子走出课堂、拥抱自然,就能将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更加紧密连接。”
博物馆、科技馆、车间工厂,是“行走的课堂”。
成都博物馆结合精品藏品,设置了各类体验活动。有的学生持笔为“漆盘”模具上色,有的学生为“画像砖”装饰纹样,还有学生聚精会神地制作手工皮影……
秋假期间,广州实验中学300余名高一学生共赴江苏,开展了一场充实的研学之旅。在研学手册上,学生们写下心声:我们在秦淮河畔追慕千年文脉,在南京博物院触摸历史温度,在北固亭品读辛弃疾的家国情怀……
广州实验中学专职副书记文娟介绍,这次研学行,通过观影、艺术创作、科学研究、AI视频制作等多元形式,让学生沉浸式感受当地的自然生态、建筑美学与历史文明等,实现知行合一。
13日,深圳华大基因迎来了来自佛山市华英学校的研学团队,学生们在这里学习了解基因科技等知识。佛山市华英学校101班学生刘若清说:“通过参观,我真切体会到我国的科技进步与时代发展。这次秋假,也是一种学习。”
佛山市华英学校的另一支研学团队,走进香港的同名姊妹学校交流,感受大湾区的创新活力以及粤港澳一家亲的氛围。
“低头看书之外,不妨多抬首望天。”杭州市春蕾中学语文教师陈丹怡认为,在新课标引领下,综合实践活动不断增加,走出课堂有助于学生们开阔视野,更好感知社会。
家长没有假期怎么办?多地探索推出校内托管、社区托管、学校研学等多种方式,各方也在探索协同。
杭州是较早启动春秋假制度的城市,从今年春假开始,杭州就全面推进托管服务。杭州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总督学孔永国介绍,如果家长确实没有时间来照看孩子,学校可以提供免费托管,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在教室里学习、休息,而是学校要开展体育、文艺、科技等活动,让学生得到更多实践机会。
“社会是本活的教科书。”不少网友说,春秋假,要让孩子走出校园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他们值得更广阔的世界”。(记者杨洋、赵怡宁、郑天虹、郑可意)(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