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基数抬升扰动下的10月经济:新动能加快塑造,政策持续加力

0
分享至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潇枭 北京报道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经济数据。

受去年基数抬升、房地产深度调整、内需偏弱等因素影响,10月部分经济指标同比增速出现波动下行。

9月底以来,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和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在加快投放使用,不过该政策效应释放尚需时间,1-10月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增速仍呈回落态势。

当然,10月经济运行仍然有亮点。受国庆中秋假期消费带动,10月服务零售额增速回升,显示假期消费的潜力较大。随着重点行业产能治理的持续推进,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锂离子电池制造、汽车制造等工业品价格出现积极变化。与此同时,新旧动能转换在稳步推进,高技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增速较快,新兴产业在不断成长壮大。

考虑到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同比增长5.2%,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速奠定良好基础。不过,考虑到当前内需偏弱的态势,以及11、12月份也面临一定高基数压力,部分机构认为当前稳增长政策加力的必要性上升,以扭转当前经济承压态势,促进经济回升向好。

基数抬升影响10月经济指标

10月份生产端指数均出现下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均录得年内月度最低,且双双跌破5%。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4.9%,较上月回落1.6个百分点。10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6%,增速较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

10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较快下行,一方面在于工作日的增减,9月工作日比上年同期多2天,10月较上年同期少1天,一增一减使得工业增速回落幅度较大;另一方面在于需求转弱,10月出口增速转负,国内消费和投资偏弱,这些在向工业生产传导。10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速回落,则主要因为上年同期基数抬升的影响。2024年9月底,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出台,尤其是多个一线城市调整楼市政策,带动了去年10月份房地产市场交易的回暖。

尽管生产数据在回落,但是我国产业结构在持续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在稳步推进。10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明显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长,制造业在向中高端稳步迈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发展,10月份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13%和8.2%,现代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10月需求端数据也在走弱。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9%,较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录得今年月度最低增速。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仍在持续释放,10月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等依然呈现两位数的较高增长;但是,去年政策带动作用明显的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汽车类消费则出现负增长,去年四季度较高基础对今年造成压力。综合来看,10月当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8%,增速偏低。

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下降1.7%,较1-9月份降幅扩大1.2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对投资拖累明显。分领域看,1-10月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下降0.1%,增速较1-9月份回落1.2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2.7%,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7%,降幅扩大0.8个百分点。我国高技术领域投资较快增长,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等领域投资不断扩大,投资质效不断提升。1—10月份,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9.7%,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2.7%。

10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0.1%,增速比上月回落7.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下降0.8%,进口增长1.4%。10月进出口增速回落,主要在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如果将9月份和10月份合并来看,今年进出口总体稳定。2024年9月份受台风影响,9月部分进出口推迟到10月,相应抬高了去年10月的基数。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10月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例如CPI和PPI增速同比回升,反映出供求关系改善;失业率下降,反映出居民就业向好。部分经济指标增速放缓,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基数效应、假期安排错位等因素的扰动。2024年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部署一揽子稳增长政策,后续经济受到明显提振,去年10月社零消费同比增速明显走高,形成较高基数,对今年同期增速造成压力。另外,今年国庆和中秋假期都在10月,工作日较去年同期减少,工业生产和出口等指标增速均出现“9月冲高、10月回落”的特征。

远东资信研究院副院长张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10月经济相较9月呈现更显著的结构分化。一方面是高技术行业和传统行业之间差距扩大。高技术制造业中的3D打印设备、新能源汽车等产量同比增速在20%左右,高技术服务业中的信息传输、软件服务业生产指数均超过8%。另一方面是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分化差距扩大。尽管终端消费增速持续偏弱,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的幅度更加显著。这两方面的分化也反映出当前经济指标波动下行的原因:一方面是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新动能在加快蓄能成长,但是尚不足以对冲旧动能的下行;另一方面是通过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投资-消费”正向循环的效应在减弱,反映内生消费动能不足。

仍需稳增长政策加力

尽管10月经济出现波动下行,但是当前经济运行整体平稳。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10月份,我国生产需求平稳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转型升级态势持续,国民经济延续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但也要看到,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交织,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挑战。下阶段,要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稳住经济基本盘,加力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付凌晖也指出,我国经济平稳运行的态势没有改变,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1-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分别增长6.1%和5.7%,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继续下降,居民消费价格同比由降转涨,出现积极变化。1-10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6%,10月末外汇储备稳定在3.3万亿美元以上,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国新办发布会现场图)

近期,稳增长政策持续发力,有助于推动经济恢复向好。9月底以来,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快投放,盘活使用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用于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和扩大有效投资,有助于推动经济回稳向好。近期,促进民间投资的若干举措出台,有助于提振民营经济的积极性。当前,“两个5000亿元”的稳投资政策效应还有待释放。

罗志恒表示,政策落地显效需要一定时间,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主要用于补充项目资本金,项目推进还需要后续的配套融资等阶段;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中,2000亿元用于发行专项债券并支持部分省份投资建设,同样要经历债券发行、项目储备、下发资金等流程。预计“两个5000亿元”政策效果会在2026年一季度得到显著反映。当前,地方财政的“紧平衡”状况,限制了通过基建投资进行逆周期调控的能力。

张林表示,尽管“两个5000亿元”能够补充项目资金,缓解地方流动性压力,但是新增基建项目仍然需要大量配套投资。在化债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区域建设的主要投建主体,仍然存在流动性紧张、融资收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投资的收缩,政策资金的撬动作用未能充分显现。

尽管当前经济面临一定下行压力,但是实现全年5%左右的目标仍是大概率事件。不过,针对当前需求偏弱、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等现状,部分机构认为稳增长政策加力的必要性在上升。

张林表示,如果只是为了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随着“两个5000亿元”政策效果的释放,进一步出台稳增长政策的必要性稍显不足。但是,如果为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各个部门的资产负债表优化,稳增长政策可以进一步加力。一是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提升科技、绿色等领域的投融资活跃度,推动新动能加快成长。二是在稳地产方面加大政策力度,避免房价持续下行对于房地产投资的拖累,防止资产缩水效应抬高居民部门去杠杆的动机。三是进一步落实在“发展中化债”的措施,并进一步推出增量政策,持续帮助地方减负,缓解财政紧平衡的压力。

罗志恒表示,鉴于全年“前高后低”的经济走势,宏观政策仍有必要储备增量政策并适当发力,以扭转经济承压态势,促进经济回升向好。建议四季度追加预算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力度,弥补税收和土地出让收入的缺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向居民端倾斜,提高育儿补贴金额、给重点失业群体发放救助,修复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优化化债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债务限额,根据地方需要靠前使用化债额度。与此同时,货币政策有必要承担起逆周期调控的职责,进一步降准降息,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为经济回升向好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为了保持四季度及明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以及推动“十五五”实现良好开局,年底前稳增长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力,重点是扩大国内需求,释放消费潜力,增加有效投资,有效对冲外需放缓带来的影响,同时着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预计在“两个5000亿元”政策之后,财政政策在促消费方面会进一步加码,货币政策有可能实施新一轮降息降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21世纪经济报道 incentive-icons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国商业新闻领导者
220209文章数 74329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