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奥斯COSMOPlat助力下,企业平均研发周期可压缩20%,生产效率提升18%,运营成本下降15%,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6%;在瓴川智能全自动无机样品处理工作站赋能下,矿产勘探过程中的样品快速检测,检测量由800个/天提高至1200个/天,效率提升50%……近日,崂山区举行“产业链上的崂山好品牌”现场媒体见面会,发布区内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产业情况,当前该区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74家,产业规模突破310亿元。其中,智能制造产业规模达到304.7亿元,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为5.4亿元。
![]()
企业集聚释放“溢出效应”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交织融合的当下,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已成为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崂山区抢抓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机遇,吸引一批优质企业集聚发展,成为推动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生态的核心力量。以卡奥斯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例,该平台以大规模定制为核心,引入用户全流程参与体验,目前品牌价值已达到1163.35亿元。“卡奥斯COSMOPlat可为企业提供设备级、车间级、工厂级、企业级、产业链级等多层级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据卡奥斯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企事务总经理官祥臻介绍,截至目前,该平台已实现场景、企业、园区、行业到城市的多维度精准赋能,“被服务企业平均研发周期压缩了20%,生产效率提升18%,运营成本下降15%,单位产值能耗降低16%,这解决了制造业同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满足定制的‘不可能三角’问题。”
青岛乾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同样是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这条产业赛道上的头部骨干。“公司围绕柔性制造、智能物流、能源管控与绿色低碳发展,已形成涵盖绿色拆解、柔性产线、智慧仓储、智慧能源管控到‘零碳工厂’的成熟解决方案。”青岛乾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陆晓楠表示,该方案已在行业及上下游30余家单位实现复制应用,由公司携手富士康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共建的仪器仪表行业标杆“灯塔工厂”,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支撑、智能制造为抓手,着力强化产品研发、供应链管理及生产制造等环节的绿色管理,目前已获得“零碳工厂”认证。
打造一批特色“园中园”
为支持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近年来,崂山区持续加大优质载体供给,打开发展空间,打造更多特色标杆。
其中,崂山区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已于2023年底开园。园区以海尔科创生态园为核心,沿株洲路赋能带动区域重点优质企业、特色中小园区多点分布,形成“一核两翼,一带多点”产业布局。目前,园区已拥有海尔云谷、绿谷翰章、创盛仪器仪表产业园、宏大智能制造产业园等一批特色“园中园”。
作为崂山区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产业园的“园中园”,创盛仪器仪表产业园聚焦“智能仪器仪表”细分赛道,采用“园区+协会+基金”三位一体运营模式,已集聚行业优质企业50余家,初步形成规模可观、竞争力强的特色产业集群。比如,园区企业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台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获批国家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项目;瓴川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建成1500平方米的综合性应用场景实验室和产品开发与测试中心,支持实验室自动化场景搭建及设备验证……
“公司打造的全自动溶液配制工作站已于今年6月上市,解决了医药QC实验室大量流动相人工配制带来的人员效率低下、误差率高等问题。”瓴川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宋姗姗介绍,目前,公司还在推进全自动无机样品处理工作站项目,通过自主研发的强酸试剂添加技术,该工作站可提高矿产勘探过程中样品快速检测效率,使样品检测量由800个/天提高至1200个/天,且全自动的流程可避免操作人员长期暴露在强酸环境中带来的健康隐患。
从平台赋能到设备创新,从单点应用到全链协同,崂山区智能制造及工业互联网产业已构建起从技术支撑、方案输出到场景落地、生态培育的完整产业体系。来自青岛高科园管委的数据显示,崂山区聚焦智能装备及机器人、关键基础零部件、智能仪器仪表和工业互联网四大主攻方向,已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174家,产品覆盖电力设备、纺织机械、海洋装备、测量设备、仪器仪表、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多家企业在技术上处于本行业国内甚至国际先进地位。
来源:崂山融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