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敢坑害祖国花朵的下场,该!
![]()
吊销双证,等于宣判了绿捷公司在食品经营和市场生存的“死刑”。这家曾经承包上海数百所学校午餐的企业,如今连最基本的经营资格都已丧失。
![]()
上海以“零容忍”态度处理此次校园餐事件,绿捷公司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被双双吊销。吊销双证不是简单的“罚酒三杯”,而是对校园餐安全底线的一次“清零”重申。
9月15日事发后,上海这次高度重视,以对校园餐问题“零容忍”的态度一查到底、绝不姑息,第一时间组建调查组和工作专班,每日指挥调度,全面依法调查,要不没有这么快查清事实真相。
![]()
当家长们还在为孩子的午餐营养揪心时,绿捷公司的操作已经突破了安全红线——他们给211所学校送的虾仁,藏着虫,还想瞒天过海。
令人大快人心的是,绿捷这家公司不只是证照被撤,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华等8名责任人已被依法执行逮捕。从市场监管到刑事追责,处罚层层加码。
绿捷公司的问题远不止一盒有虫的虾仁。调查显示,绿捷不仅用未经清洗的虾仁,还串通投标86个校园餐项目——通过“围标”方式非法中标,涉及211所学校。更离谱的是,发现虫后,实际控制人张某华要求销毁证据、谎报“虾肠外溢”,甚至让员工换手机删信息。
换句话说,他们从起点就开始作弊,用欺诈手段获取了服务学生的机会。
营业执照被吊销,直接击碎了企业的生命线。它不同于暂扣或暂时停业整顿,而是永久性地剥夺了企业的主体资格。绿捷公司这个法人实体,在法律上已经“死亡”。
![]()
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吊销,则精准打击了其行业准入资格。根据《食品安全法》,相关责任人还将面临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处罚。这帮人彻底离开了餐食行业。
其实在行政处罚理论中,吊销许可证件属于资格罚,旨在剥夺违法者的特定从业资格。对于视学生安全为儿戏的企业,这种处罚恰到好处。
披露的信息里还有一个既细节又令人对绿捷更加愤慨:调查组专门请了昆虫专家来论证,虾仁里的丽蝇幼体不是冷链运输中长的——丽蝇幼体发育需要15℃至35℃,而同批次虾仁全程冷链,说明污染发生在境外加工环节。换句话说,前端已经出了问题,绿捷却没查出来,还想蒙混过关。
一位不愿具名的食品安全专家说:“冷链只能保鲜,不能消毒,前端加工不规范,后面再怎么洗也难彻底消除隐患。”
最令人欣慰的是,从9月23日起,上海市属国企光明食品集团已临时接管全市484所学校的校园餐供应。现在,绿捷的8名责任人被逮捕,光明食品集团接管了484所学校的午餐供应。学生饭碗的安全交接,比惩罚一家无良企业更令人欣慰。
![]()
上海相关部门还迅速制定了《加强和改进上海市中小学校园餐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等文件。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绿捷事件暴露出校园餐招投标、食品制作、监管监督的全链条漏洞。校园餐的安全,从来不是靠企业“自觉”就能保证的。绿捷的事,暴露出的是监管漏洞——之前有食堂经理反映食材问题,绿捷压着不报,监管部门没及时发现,这才有了后面的大问题。
8人被逮捕、多个部门被问责,显示出了刮骨疗毒的决心。
吊销双证看似是一个终点,实则更应是校园餐安全治理的起点。吊销双证是终点吗?不,是起点。校园餐的每一粒米、每一只虾,都该被“显微镜”照着——因为孩子的胃,经不起半点“差不多”。
最后,因为这事,市教委、市监局、闵行区的相关领导因履职不力都遭受党政纪处分,这些情况通报里都说了。
现在抓了人,接下来就要公诉、庭审一条龙,犯罪嫌疑人免不了要提供一些案件线索的,所以这事儿还没完,再等子弹飞一会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