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何祚庥这个人,很多年轻人可能觉得陌生,但他在科学圈和舆论场的影响力可不小。早年他就批评过一些迷信现象,晚年更是在公共场合发声,涉及教育、科技以及国际关系。
2023年那会儿,中美贸易战、科技封锁、地缘摩擦闹得沸沸扬扬,网上到处是“硬刚美国”的声音,有人喊着核心利益寸步不让,也有人担心全面对抗吃亏。胡锡进当时表态,说要避免跟美国全面开打,这话一出,左右两边都来围攻。
结果何祚庥站出来了,直接力挺胡锡进,还加码说中国在军事科技和经济综合实力上跟美国差一大截,一旦真打起来,中国必败无疑。这话一出口,网上炸锅了,有人觉得他太保守,有人说这是理性提醒。
![]()
何祚庥没空谈大道理,直接举历史例子,就是甲午战争那档子事。1894年到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清朝北洋水师号称亚洲第一舰队,结果在黄海海战中被日本联合舰队打得全军覆没,国家赔款割地,彻底成了半殖民地。
他点明,当时清廷轻敌冒进,没听李鸿章“避战保船”的建议,硬要出兵朝鲜,结果舰队损失惨重。北洋水师的失败不是运气差,而是体制问题:腐败透顶,军备老化,军饷被克扣,士兵训练走过场,炮弹里甚至掺沙子。
军官贪腐,士兵怯战,日本那边明治维新后军工体系现代化,军队训练有素,野心勃勃想吞并朝鲜、辽东乃至整个中国。你退一步,它就进一丈,避战策略不但没保住实力,反而丢了海上主动权,最终威海卫陷落,舰队灰飞烟灭。
何祚庥拿这个说事,就是想提醒当下那些主战派:历史不是摆设,别忽略实力差距。2023年中美博弈,技术领域中国在芯片、航天、军工前沿还得追赶,美国卡脖子卡得狠。他用“小米加步枪对飞机大炮”的比喻,戳中了不少人的痛点。
![]()
说白了,他的“必败论”核心是技术决定论,觉得硬碰硬风险太大,得韬光养晦,先补短板。何祚庥没强调以史为鉴,避免重蹈清朝的覆辙。
但批评声音也不少,有人说他低估了中国韧性,疫情时全国一盘棋,资源调动效率高。军工体系世界一流,东风导弹、歼-20、航母编队不是纸上谈兵。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阿奎利诺早在2023年就公开说,不能低估中国军力,这话可不是客套。
何祚庥的“技术决定论”有道理,但也得辩证看。甲午失败的核心是综合国力弱,工业基础薄,教育落后。今天中国制造业占全球三分之一,产业链完整,经济规模稳居第二。
贸易战几年,中国没垮,反而自主化加速,华为、中兴绕过封锁,芯片国产率升。国民精神更别提,志愿军当年钢少气多,愣是把联合国军顶回去。中美差距比那时候小多了,何祚庥的警钟敲得响,但时代变了,简单类比不合适。
![]()
海战旧账新算:从北洋覆灭看大国博弈的硬道理
甲午战争那点破事,说一千遍也不腻,因为它太典型了。清朝自以为有北洋水师,就能稳坐钓鱼台,结果日本联合舰队一出手,就露馅了。失败不是一两点,而是全盘皆输。
装备上,北洋舰吨位大但速度慢,平均8节,日本舰10节以上,机动灵活。火炮方面,北洋主炮305毫米,但射速每5分钟一发,日本速射炮每分钟十几发,压制力强。训练上,北洋水手多是绿营兵,纪律差,战时有的舰直接逃跑;日本海军从英国学来,演习频繁,士气高。
更深层是国家机器锈蚀了。清廷洋务运动半吊子,买了船不会用,军费被层层盘剥,士兵吃不饱穿不暖。战略上,慈禧偏爱陆军,海防成空谈。
李鸿章虽有远见,但避战保船让日本从容部署,陆战平壤一败,海战就雪上加霜。马关条约签了,赔2.3亿两白银,割台湾澎湖,开放五口,开了半殖民大门。日本借此起飞,中国百年屈辱从此拉开帷幕。
![]()
中国社会韧性是隐形武器,疫情动员,工厂转产口罩,全球独一份。经济上,制造业门类齐全,一带一路拉动贸易,美国极限施压,反倒暴露依赖。
抗美援朝时,差距大还顶住了,今天凭啥必败?院士的警告有价值,提醒别轻敌,但大国博弈,靠的不是一战定胜负,是持久战。中国学聪明了,先发展后对抗,这才是甲午的真教训。
转眼到2024年、2025年,中美关系还是那股子剑拔弩张味,但中国没停步,军力升级有目共睹。海军是重点,2025年舰艇总数370多艘,超美国340艘。
航母编队成熟,福建舰电磁弹射,载机50架以上,山东舰双航母演习常态化。导弹部队,东风系列覆盖亚太, 高超音速武器让美航母群头疼。兰德公司报告承认,中国在西太拒止能力对等,美需200架B-21轰炸机才能平衡。
![]()
空军上,歼-20批量生产,2025年超300架,隐身性能不输F-35。陆军合成旅数字化,海军陆战队旅级合成,火力打击精准。国防预算1.6万亿人民币,占GDP1.2%,高效用在刀刃上。美国3.4%,但债务缠身,招兵难。
说到底,甲午不是包袱,是鞭策。中国从海战惨败中爬起,建起钢铁长城。今天面对美国,不是清朝的软弱,而是自信的从容。实力说话,发展为王,院士的直言,终究是时代的一面镜子,让人警醒前行。
![]()
这几年,中国经济稳中向好,2025年GDP增速5.2%,制造业产值全球第一。产业链自主,稀土、光伏领先,军民融合深。美方国会听证,承认中国海军规模第一,太平洋平衡点东移。
何祚庥的“必败论”敲醒了些人,但更多人看到曙光:中国不求一战而胜,但有底气不败。历史钟摆摆到21世纪,甲午的炮声远去,大国崛起靠实干,不是空喊。战略是自信下的稳健,未来无论谁来,中国都有资本站直腰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