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63 年贺龙和陈毅因运动会金牌争吵,找人评理,总理皱眉道:听我

0
分享至

1963 年的北京十月,秋风已经带了些凉意,但大会堂里的气氛却热得很。刚从雅加达载誉归来的我国体育代表团成员们,胸前的勋章还闪着光,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

可谁也没想到,本该一片祥和的接见现场,两位开国元帅却吵了起来,声音不大,但句句都透着较真劲儿。

这两位元帅,一个是时任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另一个是担任外交部长的陈毅。



两人都是四川老乡,又都是从战火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性格都爽朗得很,平时就爱开玩笑打趣,可那天在运动员面前,两人愣是为了运动会金牌的事儿争得互不相让,最后没法子,还得拉着旁边的周总理评理,而总理轻轻皱了下眉,一句 “听我的”,就让这两位犟脾气的元帅都服了软。



要弄清这争吵的来龙去脉,还得从那场特殊的运动会说起。1963 年的国际局势,对新中国来说实在算不上友好。西方一些国家憋着劲儿孤立我们,在国际体育领域更是小动作不断。

前一年印尼举办第四届亚运会时,因为拒绝让以色列参赛,又不接受我国台北代表团的不当名义,结果被国际奥委会公报私仇,不仅不承认那届亚运会,还干脆禁止印尼参加奥运会。

这事搁谁身上都窝火,印尼老大苏加诺干脆一拍桌子,倡议举办新兴力量运动会,要搞一个不受西方操控的体育盛会。这个倡议刚一出来,就戳中了我们的心。



当时我们正被西方在国际体育组织里处处排挤,分裂的阴谋时不时就冒出来捣乱。陈老总那会儿作为外交部长,早就憋着一口气,他曾对运动员们说,要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所以新兴力量运动会的消息传来,我们当即表态支持,还组建了庞大的体育代表团参赛。

而贺老总作为体委主任,对这场运动会的重视程度,丝毫不亚于一场重要战役。他这辈子爱运动,当了体委主任后,更是把体育事业当成了命根子。

那时候国家百废待兴,老百姓盼着能在国际上扬眉吐气,体育就成了最好的 “发声筒”。运动员训练苦,他常跑去训练场看大家,输了不责备,赢了就乐呵呵地说要请客吃饭。



这次新兴力量运动会,他早就给运动员们鼓过劲,说到羽毛球项目时,还笑着放话,希望大家把冠军都给拿回来。

1963 年 11 月,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在雅加达拉开帷幕,48 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齐聚一堂,这可是我国第一次在这样大规模的国际非奥运赛事中亮相。

贺老总亲自带队,运动员们也憋着一股劲,赛场上拼得格外凶。最后成绩单一出来,所有人都振奋了:我国代表团拿下 66 枚金牌、56 枚银牌和 46 枚铜牌,还打破了两项世界纪录,在 14 个参赛项目里大放异彩。女篮拿了第一,体操女队也斩获团体第二,那些曾经在西方垄断下没机会展现实力的运动员,这下彻底扬眉吐气了。

10 月 3 日,也就是代表团回国后不久,周公特意安排了接见活动,既是慰问,也是给大家鼓劲。那天会议室里挤得满满当当,运动员们按项目排着队,等着领导们的叮嘱。

贺老总第一个走上前,挨个和运动员握手,聊起比赛项目时,话匣子就收不住了。讲到羽毛球选手的出色表现,他忍不住提高了音量,对着队员们笑道:“我早说过吧,就得把这些冠军都给拿回来,多提气!”

这话刚落,旁边的陈老总就插了嘴。

陈老总说话向来直来直去,还带着点调侃的语气:“贺老总这话我可不敢苟同啊。你是体委主任,盼着多拿金牌,那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可你们要是真把所有金牌都包圆了,我这个外交部长往后可就难办咯!”

陈老总这话可不是随口抬杠。他站在外交的角度,看得更远一层。这场新兴力量运动会,不只是体育比赛,更是一场国际交往的特殊舞台。

48 个参赛国里,不少是刚独立的第三世界国家,我们参加比赛,除了争荣誉,更重要的是交朋友,打破西方的封锁。要是把金牌全拿了,难免会让有些国家心里不舒服,毕竟体育比赛讲究个切磋交流,太 “独” 了,反而不利于后续的外交沟通。

贺老总一听就不乐意了,连连摇头摆手:“不对不对,能拿的金牌为啥不拿?咱们的运动员流血流汗训练这么久,不就是为了站上最高领奖台吗?都拿回来才叫本事!” 他的理由也硬气,我们体育起步晚,之前受了多少窝囊气,现在有机会证明自己,凭实力赢来的荣誉,没道理拱手让人。

“不能都拿嘛!” 陈老总也不让步,往前凑了两步,语气还是带着笑,但态度很坚决,“做事得留有余地,体育是用来增进友谊的,不是把人都比得下不来台的。”

“陈老总,这你就不懂了,竞技体育就是要争第一!” 贺老总说着,手还在半空比划了一下,那股子军人的执拗劲儿上来了。

两人就这么你一句我一句地争了起来。贺老总嗓门稍微大些,带着点不容置疑的强势;陈老总则慢条斯理,时不时蹦出几句俏皮话,引得周围的工作人员偷偷笑。

运动员们可不敢笑,一个个站得笔直,面面相觑。他们知道两位元帅都是为了国家好,一个为了体育事业的脸面,一个为了外交大局,实在不知道该偏向哪一边。

争了好一会儿,谁也没说服谁。贺老总性子急,转头就看向一直含笑看着他们的周公,像是找到了主心骨:“总理,您来评评理,我说得对还是他说得对!” 陈老总也跟着点头,双手一摊:“对对,听总理的,总理说咋样就咋样。”

原本还带着笑意的周公,这时候轻轻皱了下眉头。他没立刻开口,目光扫过在场的运动员们,又转头看了看两位元帅,才缓缓开口。周公的声音不高,却透着让人信服的力量。

“你们俩啊,说的都有道理,但都只说对了一半。” 周公先缓和了语气,然后看向贺老总,“贺老总盼着运动员多拿金牌,是心疼孩子们的付出,也想让国家体育扬眉吐气,这没错。但咱们也不能忘了,运动员们在赛场上,不只是为了金牌,更是为了展现我国的风采,展现咱们的体育精神。”

接着,他又转向陈老总:“陈老总考虑外交大局,担心把关系搞僵,这份心思很周全。但也不必担心拿多了金牌就伤和气,关键在于怎么表达。赢了要谦虚,多和其他国家的运动员交流,主动分享经验,人家只会佩服,不会记恨。”

说到这里,总理的语气稍微加重了些,眉头也舒展开来,看着两人认真地说:“所以我的意思是,金牌要争,但不能唯金牌论。运动员尽力就好,赢了是荣耀,输了也不丢人。对外呢,既要展现咱们的实力,更要拿出大国气度,多交朋友。这事,听我的。”

这话一出,刚才还争得面红耳赤的两位元帅,立马就没了脾气。贺老总挠了挠头,哈哈大笑起来:“还是总理想得周全,我听总理的!” 陈老总也笑着点头:“那是自然,您的眼光比我们远,就按您说的办。” 一场小小的争执,就这么被周公几句话化解了。

其实了解这几位领导的人都知道,这样的争执,更像是一种默契的互补。贺老总和陈老总私交极好,他们后来还和罗荣桓元帅住在一起,没事就凑在一起聊天打趣。而且在很多场合,两人都是一唱一和,特别有默契。就像后来的第 26 届世乒赛,运动员们压力大,贺老总拉着陈老总去打气,贺老总说不给大家加包袱,陈老总就接话,输了他请客吃饭,两人一唱一和,瞬间就让紧张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而这场关于金牌的争执背后,藏着的是老一辈对国家事业的赤诚。1963 年的我国,面临的困境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在体育领域,我们被国际奥委会长期排挤,只能在新兴力量运动会这样的舞台上寻找机会;在外交领域,西方的封锁层层加码,每一次国际交往都像是一场硬仗。

贺老总作为体委主任,心里清楚,体育强则民心振。那时候国内的体育设施简陋,运动员们训练条件艰苦,能在国际赛事中拿金牌,不仅是运动员的荣誉,更是给全国人民注入信心。所以他盼着多拿金牌,是盼着用体育的胜利,凝聚起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力量。

陈老总的考量则更偏向于打破封锁。他知道,那些西方国家正等着看新中国的笑话,等着看新兴力量运动会办不下去。而我们作为重要的参与国,既要展现实力,又要团结其他参赛国,让世界看到,新兴力量不是一盘散沙。所以他担心金牌拿太多伤和气,本质上是担心影响外交大局,断了和第三世界国家合作的纽带。

周公的那句 “听我的”,看似简单,实则是平衡了体育发展和外交大局的大智慧。他既没有否定贺老总对金牌的追求,也没有否定陈老总的外交考量,而是找到了一个最佳平衡点。这种平衡的艺术,在他处理国家事务的过程中处处可见。

后来有人回忆起这场小争执,总说那是开国元帅们可爱的一面。他们身居高位,却从不会摆架子,为了国家的事,哪怕在下属面前争论,也毫无顾忌。他们的争吵里没有私心,只有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片赤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顾史 incentive-icons
顾史
多了解些历史,发现能看懂很多事
6379文章数 12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