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
![]()
联合国组织也官宣一份海鲜食谱?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获悉,已成立80年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日前以官方文件形式,正式出版长达134页的英文版Edible Seaweed Food Guide(《海藻食用手册》)。从紫菜、海带到螺旋藻,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海洋食材,在手册指导下,将成为解决全球饥饿与营养不良问题的关键资源。
“我们将中国经验系统化、国际化,就是要让这份‘蓝色礼物’惠及全人类。”这是中国上海海洋大学专家团队主导撰写的一部系统性海藻类食品及其食谱指南,手册由海大食品学院水产品高质化加工与利用创新团队施文正教授、王锡昌教授、姜昕博士,水产与生命学院李慷副教授,以及大连海洋大学何云海教授等起草。
![]()
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海藻食用手册》首次系统梳理了红藻、褐藻、绿藻等16种常见食用海藻的营养价值与加工技术,将中国60余年海藻产业发展积累的宝贵经验,转化为可复制的全球知识体系。施文正教授说:“海藻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不仅种类丰富,而且营养价值高,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中。而且,海藻养殖不占用耕地、不消耗淡水,却能提供优质蛋白和必需微量元素,是应对全球粮食危机的理想选择。”
《海藻食用手册》将海藻产品划分为中间产品、即食食品、家常菜肴和功能性食品四大应用场景,为各国提供了从养殖到餐桌的完整解决方案。这种全产业链的视角,展现出中国在食品系统转型中的前瞻性思维。“在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约束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海藻代表着食品产业的未来方向。”王锡昌教授强调,“这本手册不仅传授技术,更传递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我们完全可以在保护海洋生态的同时,满足人类的营养需求。”
![]()
位于浙江温州的海上养殖场。(资料)
据了解,该项目自2019年开始策划,在FAO渔业和水产养殖司专家袁新华及高水平地方高校试点建设项目支持下,由食品学院施文正教授和王锡昌教授汇聚行业专家、龙头企业技术骨干与优秀研究生组成编撰团队,于2021年正式启动撰写工作。经过FAO组织全球专家多轮评审与完善,最终定稿并以英文版本向全球发布。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评价称,《海藻食用手册》通过系统化知识及实践经验输出,有力推动海藻食品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推广与普及——这不仅是中国智慧贡献全球治理的生动实践,更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蓝色解决方案”,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营养改善路径,是构建包容性食品体系的典范之作。
![]()
Edible Seaweed Food Guide:https://openknowledge.fao.org/server/api/core/bitstreams/ae51366f-95cd-4440-8143-588ed0355487/content
就在一个月前的今年10月15日,FAO在意大利罗马总部首次举办全球技术成就表彰,上海海洋大学获“可持续水产食品体系”奖项。该奖项共评选出全球46家优秀机构,重点表彰其在渔业可持续发展与FAO“蓝色转型”中的突出贡献,凸显中国在全球水产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地位。
原标题:《好吃!联合国组织官方发布海鲜食谱,原来是中国上海给世界的“蓝色礼物”》
图片来源:《海藻食用手册》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徐瑞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