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感悟生态蝶变 共绘美丽蓝图——民革济源支部大沙河调研行

0
分享至

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激发党员参与生态保护的责任担当,让参政议政提案更具实效,11月14日,民革济源第一、第四支部联合开展“感悟思想伟力,共建美丽中国”大沙河生态治理主题调研行活动,全体党员实地探访大沙河生态治理成效,在实践中凝聚共识、汲取奋进力量。



当日,调研团队沿着大沙河治理沿线一路前行,河道清淤整治段水流清澈,生态湿地修复区草木繁茂,沿岸绿植养护带生机盎然,昔日“脏乱差”的河道已蜕变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长廊。大沙河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治理历程:曾几何时,污水排放、垃圾倾倒、河道淤积等问题让大沙河生态功能退化,当地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为指引,统筹推进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长效管护四大工程,通过新建污水处理设施、种植水生植物、搭建鸟类栖息地等举措,历经数年持续治理,实现了水质稳定达标、植被覆盖率提升至85%以上的显著成效。

亲眼目睹大沙河的生态蝶变,党员们深受触动。“从污水横流到鱼虾回归,从垃圾遍布到绿植成荫,真切感受到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伟力。”党员们纷纷表示,大沙河“系统施治、久久为功”的治理模式,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让大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有了更清晰认知。


此次调研行搭建了“实践感知+建言献策”的桥梁,让党员们在实地探访中深化了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解,也收集到一批贴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建议。下一步,民革济源第一、四支部将梳理整合调研成果,形成高质量参政议政提案,充分发挥民革界别优势,以实际行动助力生态环境保护,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共建美丽中国贡献民革智慧与力。(供稿:杨慧娟)

编审:吕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象新闻 incentive-icons
大象新闻
河南广电官方网易号!
131849文章数 2724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