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基妙手沃千里 匠心独运焕新田
让土壤活起来、绿起来的
——中达翰星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畜牧师 巩雪桦
![]()
巩雪桦,1970年出生,乐亭县人。“中国一带一路商会”会长,“自然资源部生态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国家北方山区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导师,高级畜牧师。现任中达翰星环境修复有限公司董事长,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炭基土壤修复材料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炭基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河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家团队岗位专家,河北省人民政府参事。曾获得农业农村部“大国农匠”、全国农村创新创业优秀带头人、全国乡村优秀致富带头人、民革中央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先进个人、唐山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他以“农林废弃物—炭基材料—土壤修复—绿色产业—成果转化”的闭环模式,破解了盐碱地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性难题。他带领团队攻克30余项关键技术,建成5大产业基地,实现年碳封存超50万吨,让236万亩盐碱地重获生机,为乡村振兴注入科技动能。
他以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为基础,以改性生物质炭为基质,开展炭基种植、炭基养殖、炭基食品深加工和低碳生活的“炭基生产模式”,为实现炭基土壤修复治理和特色产业链开发建设提供了好模式、好途径。立足“炭基生产模式”概念,在国内首创了自主研发的利用农林废弃物制备炭基土壤修复材料,进行盐碱地及重金属污染修复的技术,带领团队致力于炭基模式的推广和应用,用科技不断探索农业新出路。
他联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进行“绿色生物炭基—微生物复合肥创制与产业化”项目。应用他们研发的碳基土壤修复治理技术,将1吨改性碳基土壤修复材料施用到土壤中,相当于2.15吨二氧化碳被封存,替代了0.58吨氮肥,并减少1.04吨温室气体排放,不仅能起到很好的土壤修复作用,而且为构建农业双碳方法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他带领团队研发出第6代农林废弃物肥料化和能源化综合利用装备。在产业化推广方面,他在新疆乌鲁木齐、河南禹州等地建立了5个炭基土壤修复材料供应基地,在乌鲁木齐、科左中旗、齐齐哈尔、张家口、滦州等地建立了炭基农业产业基地,同时开创了炭基生产模式,创立了“母鸡嘴”“谷地果乡”等品牌,研发出炭基植物源性花青素这一高科技产品,显著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和减碳增汇型村庄建设。
他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借鉴“海智计划”经验建设了“中外跃界高新技术成果对接转化中心”,该中心是一个多方向、多任务、多理念的双向奔赴技术转移中心,是针对我国一些地区政府和企业需求,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通过海外公司和协会为平台,甄选其他发达国家技术成果围绕农业技术、生物技术、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做好产业链补链和强链工作,引入一批相关发达国家优质科技创新技术成果、项目和研发团队,使其与地方企业相互关联、形成配套,在上述产业领域内发生明显产业聚集效应,加速产业链深度融合,突破技术壁垒。
来源:唐山微科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