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华北深山,俩负伤士兵遇百余名日军!仅一挺机枪、三百发子弹,曾岳峰却喊 “打”,这孤胆对决能赢吗?
1945年夏,华北深山。
三十米外空地上,百余名日军围坐成圈。他们正准备开饭。
巨石后,两名中国士兵趴在草丛里。两人都带伤,机枪手曾岳峰左臂缠绷带,副手陈百川右腿一瘸一拐。
曾岳峰紧握捷克式轻机枪,盯着日军,对陈百川只说一个字:“打!”
这场抗战末期的孤胆之战,就此开始。两人只有一挺 ZB-26 轻机枪、三百发子弹,要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
战斗起因,是一次绝境抉择。
之前反扫荡战斗,曾岳峰所在连队被日军打散。他左臂被弹片划伤,陈百川右腿受轻伤。
两人揣着半袋干粮,要找部队归建。面前两条路:大路平坦,但满是日军关卡。仅凭两支步枪、一挺机枪,遇上巡逻队必死。
山路崎岖,却有密林掩护,还能采野果充饥。“抗战打了八年,命早不是自己的。多杀一个鬼子,就对得起牺牲的战友。” 曾岳峰后来回忆。
这份执念,让他们走上这条未知的山路。
![]()
两人爬到一处山坳,陈百川先嗅到饭菜香。拨开灌木丛,他看见日军在分发饭团。
帐篷旁架着电台,两名哨兵斜倚步枪闲聊。日军没料到深山里有中国士兵。
更让他们警觉的是,一名日军蹲在不远处系鞋带。他身旁立着一挺 “歪把子” 轻机枪,弹斗里塞满桥夹,旁边堆着两箱弹药。
“撤?” 陈百川压低声音,语气焦急。日军过百人,还有重火力,硬拼就是送死。
曾岳峰的目光,落在空地旁的老松树上。
那是此处唯一制高点,树干粗壮能挡身形,还扼守山坳出口。他摸了摸怀里的捷克式机枪,这是他们唯一的底气。
这款机枪由捷克设计师 1923 年设计,1926 年量产,全重仅 9 公斤,适配山地作战。它能快速换枪管,点射精度高,7.9 毫米子弹杀伤力强。
抗战中,中国仿造和购买的捷克式超过 12 万挺,八年里自产 4 万多挺。台儿庄战役中,有机枪手用它单日击退日军数十次冲锋。
“日军正在吃饭,毫无防备,这是唯一机会。” 曾岳峰声音轻,却很坚定。
“我架枪压制,你去夺歪把子。两挺机枪交叉火力,或许能拼出活路。”
陈百川心里犯嘀咕。他知道日军的 “歪把子” 毛病多。
供弹系统复杂,实际射速只有每分钟 120 发,还容易卡壳。没受过长期训练的士兵,根本没法连发射击。
更关键的是,两人只有三百发子弹。捷克式实际射速每分钟 240 发,这些子弹最多撑一分钟。
但他想起牺牲的战友,想起被日军焚毁的村庄。日军在华北推行 “三光政策”,烧杀抢掠,制造无数无人区。
“拼了!” 陈百川咬咬牙。退缩就是对家国的背叛。
两人借着草木掩护,手脚并用地爬到松树下。
曾岳峰迅速架起机枪,标尺调到 200 米。这是捷克式最精准的杀伤距离。陈百川握紧手榴弹,眼睛盯着那挺歪把子。
![]()
此时日军还在嬉笑打闹。有人往饭团里夹咸菜,有人擦拭步枪,完全没察觉危险。
“嗒嗒嗒!” 曾岳峰扣动扳机。
捷克式的枪声清脆迅猛,子弹呈扇面扫向日军。人群中瞬间倒下一片,惨叫声打破山林宁静。
混乱中,日军慌忙找掩体。几名士兵试图举枪反击,被曾岳峰点射逐一击倒。
他清楚,捷克式弹匣只有 20 发子弹,必须省着用。每次扫射,都瞄准日军密集的地方。
趁着混乱,曾岳峰调转枪口,对着系鞋带的日军连开三枪。对方应声倒地。
“上!” 他大喊一声。
陈百川立刻冲出掩体,直奔歪把子机枪。两颗子弹擦着他肩膀飞过,他顾不上疼,一把抓起机枪。
可弹斗里的桥夹,因为震动散落一地。这是歪把子的致命缺陷,供弹系统极不稳定。
陈百川赶紧整理弹药。这边日军已经稳住阵脚,一名军官挥舞军刀,指挥士兵从两侧包抄。
突然,曾岳峰的捷克式卡壳了。他迅速卸下弹匣,换上备用弹夹。一颗流弹飞来,击中他右臂,鲜血瞬间浸透衣袖。
“老曾!” 陈百川急得大喊。
他终于架好歪把子,扣动扳机扫射。虽然射速慢,还时不时卡壳,但终究形成交叉火力,阻断了日军的包抄路线。
![]()
两人背靠背,坚守在松树下。
伤口的剧痛,被肾上腺素暂时压下去。他们眼里,只有敌人的身影。
曾岳峰用捷克式精准点射,专打日军指挥官和机枪手。陈百川用歪把子火力覆盖,遏制日军冲锋。
战斗持续了四十分钟。三百发子弹渐渐耗尽。
最后一声枪响落下,山坳里恢复寂静。
两人瘫坐在地上,这才感觉到伤口的剧痛。曾岳峰的右臂在流血,陈百川的左腿也渗着血。但他们不约而同地笑了。
放眼望去,百余名日军尽数被击毙。
这场胜利,堪称抗战史上的奇迹。
后来,两人拖着伤体归队。他们的事迹迅速传遍全军,被誉为 “孤胆机枪手”。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场深山里的战斗,成为抗战末期无数英勇抗争的缩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