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这艘四万吨级的钢铁巨兽,缓缓驶离造船厂的码头,整个西太平洋的海上力量格局都在悄然改变。
![]()
(四川舰首次海试,检验其动力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1、第4艘“航母”,这么快就来了?
据央视报道,中国海军076型两栖攻击舰的首舰"四川"号,终于开始了它的首次海上征程。与普通军舰海试一样,"四川"号的首航重点在于检验动力和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但这看似常规的测试背后,却隐藏着革命性的突破,这是全球首款搭载电磁弹射系统的两栖攻击舰。
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它打破了传统两栖舰只能起降直升机的局限,让固定翼战机在这类舰艇上起降成为现实。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四川"号的主力舰载机很可能不是我们熟悉的歼-15T或歼-35有人战机,而是曾在"9.3阅兵"中惊艳亮相的"攻击-21"等无人机群。这种配置思路相当高明:既避免了在相对较小的甲板上操作复杂有人战机的风险,又能充分发挥无人机作战的独特优势。
![]()
(四川舰可搭载无人机作战,实力比肩甚至超越美军的“闪电航母”)
与美国海军近年来力推的"闪电航母"概念相比,"四川"号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美军的"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虽然也能搭载F-35B战机,但其起降方式限制了战机载弹量和航程。而"四川"号的电磁弹射系统,理论上可以让舰载机满载起飞,这在实战中意味着更强的打击能力和更远的作战半径。毫不夸张地说,这艘军舰的出现,很可能重新定义未来海战规则。
2、福建舰干不了的活,可以交给“她”
这艘排水量超过4万吨的"准航母",其战略价值甚至可能超越某些传统航母。为什么这么说?
一个完整的航母战斗群出动,需要驱逐舰护航、核潜艇保驾、补给舰跟随,简直就是一支移动的"海上城市",每次出航都是对国家财力的巨大考验。但"四川"号这样的两栖攻击舰就大不相同了。它可以"轻车简从"地执行任务,不需要庞大的护航编队,使用成本大幅降低,这意味着它能够更频繁地出现在需要它的海域。
![]()
(四川舰不仅可以组队作战,还能独立执行东海、台海、南海等区域任务)
在东海、台海、南海这些热点海域,"四川"号的价值将得到最大程度的体现。它可以前出执行侦察监视任务,可以支援登陆作战,还能为其他作战单元提供空中掩护。
特别是在台海方向,一旦局势有变,"四川"号完全可以配合福建舰组成"黄金搭档":福建舰在台湾以东建立封锁线,切断外部干预通道;"四川"号则负责向岛内投送兵力,同时利用无人机群执行精确打击。
3、四川舰的亮相,给高市早苗发出了警告
随着全球战略格局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台海局势的持续紧张,"四川"号的出现恰逢其时。当日本政客高市早苗之流公然叫嚣"出兵台海"之际,这艘新型战舰的亮相无疑向世界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有决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四川舰被视为解放军增强远海作战,与常态化存在的核心装备)
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四川"号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在构建一种全新的远海存在模式。与传统航母相比,两栖攻击舰能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频次在关键海域保持常态化存在。这种存在不是耀武扬威,而是实实在在地维护地区稳定。正如中国一贯强调的防御性国防政策,"四川"号与其姊妹舰未来将成为维护地区和平的"稳定器"。
值得注意的是,外媒已经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动向,将"四川"号解读为中国提升远海作战能力的重要一步。这种解读虽然带有西方固有的战略焦虑,但也从侧面印证了"四川"号的战略价值。
事实上,这艘战舰不仅是一艘作战舰艇,更是一艘"信号舰"——它向世界昭示着中国海军建设正在朝着更加务实、高效的方向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