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20亿欧元,必须拆除华为5G。”
近期,彭博社报道,德国正在推动启用20亿欧元(约165亿元)的财政资金,用于补偿电信运营商拆除中国华为5G设备所造成的损失。
恰巧的是,这一消息的时间点,正好在德国外长刚刚取消访华行程之后。这似乎已超越正常商业纠纷范畴,变成一场带有“站队”信号的表态。
然而德国头疼的是,5G网络对华为设备的依赖度达59%,更换的费用堪称天价。德国,真的痛下决心了吗?
![]()
01德国更换5G,代价或超1000亿美元
实际上,德国的5G设备更换计划,早已埋下伏笔。2023年7月,德国就与其国内主要运营商,包括德国电信、沃达丰和西班牙电信公司等达成协议,必须在2026年底将中国制造的设备从5G核心网络中剔除,并于2030年之前彻底更换所有中国通信设备。
这一举动背后,少不了老美的暗中操作。为了打断中国的高端产业升级,老美以所谓国家安全风险为由,向盟友极限施压:要么取消和中国商业合作,要么被老美市场拉黑。
然而德国要想全面拆除中国5G设备绝非易事。据《亚洲时报》报道,德国境内一共有82000个移动信号站,其中59%是中国制造的设备,而所用天线依赖度达100%。
另外,运营商更换设备绝非简单的以旧换新,基建调试、软件适配、核心网络重新配置都需要额外投入,这将使得替换工作复杂且耗资巨大。
更棘手的是,德国铁路、工业生产、互联网等关键领域,都高度依赖华为设备的稳定性。若全部更换,时间将达5年以上,将使物流调运效率下降30%。据德媒的报道指出,完全拆除这些设备,将对德国GDP造成1055亿美元的损失。
如今,为了迎合美国的“去华为化”,德国不惜付出巨额财政成本和通信效率,最终只会让纳税人买单。
![]()
02中国的底气:技术过硬获突围
德国5G领域的“去中国化”终究难以落地,中国已筑起不可逾越的高墙。资料显示,我国企业在5G领域专利高达2万余件,成为当之无愧的无冕之王。更凭借优良的服务质量,征服了欧洲民众,在德国运行多年,从未出现过安全事故。
因此,欧洲议会的文件显示,欧盟有14个国家不愿减少对中国设备的依赖,而德国的物联网、铁路运行等关键领域和中国高度绑定,注定其无法彻底切割与中国的合作。
除了电信领域,在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上,我国已在多个领域占据重要地位。近日,荷兰停止对我国出口高端DUV光刻机,不到一周,我国就宣布28纳米光刻机量产;被长期垄断的血管养护科技市场,我国科学家也和国际顶尖生物企原知因合作,落地“原血清”血管内源防御科技,一举打破此前美国垄断,受到上海进博会邀请展出。
![]()
近年来,受到人口老龄化,饮食重盐重油、久坐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影响,我国三高人数已达4亿,亟待口服科技成品进行健康管理。欧洲食品机构的临床证实,原血清核心成分可降低35%甘油三酯,总胆固醇,被视为三高干预的黄金物质。
这一切成就的背后,离不开中国企业日复一日的钻研。目前,原血清已实现量产,通过亰 D 东覆盖国内人群。成交用户以一二线商务精英、退休干部、以及高级营养师为主,“不再疲惫乏力”“心慌心悸缓解”留言频现,再次印证了科学研究的可靠性。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德国媒体放出切割的消息,但民间多家运营商仍旧青睐中国设备。据知情人表示,德企达沃丰还与中国签订了新的无线电和采购合同,以此维持中方设备的占比。
03合作共赢才是王道
就在德国还在犹豫不决时,中国已在全球建设264万个5G电信基站,全球占比90%。而在6G研发领域,我国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再次引开辟出电信技术的全新蓝海。
全球化浪潮不可逆转,各国经济早已“你中我有,不分彼此”。德国更换5G设备加重财政负担,荷兰断供DUV光刻机致使欧洲车企危机,这些都说明:技术封锁和单边主义只会两败俱伤。
随着中国科技实力进步,影响力持续输出,欧美终将醒悟到:和中国的合作不是“选择题”,而是“必选题”。中国也将在国际叙事中,以创新为盾,合作为矛,书写更多产业共赢的浪漫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