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于到周五啦!
上海今天晴到多云
早间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
在8—12℃℃之间
中心城区徐家汇站13.3℃
早晚凉意浓,白天较舒适
预计最高气温在19℃左右
风力和湿度都比较适中
是个秋日好天气
![]()
周六还是个大晴天
气温在12—20℃之间
周日白天多云为主
最高气温可上升至23℃
是近期高点
双休日总体适合洗晒和出游
![]()
周日夜间天气发生变化
随着强冷空气到来,
云系增多,局部有短时小雨
风力增大,气温开始下跌
周一全天气温仅在8—14℃之间
北风嗖嗖,体感明显变冷
天气骤冷,气温低位运行
静宝提示
下周记得及时增添衣物
![]()
今天(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
很多人以为糖尿病是“老年病”
其实不然
近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发布会上
专家提到“糖尿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尤其要重点关注
中青年人职场糖尿病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
40岁以下的群体
糖尿病发病率近年从3%到10.9%
足足涨了3倍多
“糖尿病年轻化”已不容小觑
![]()
越年轻得糖尿病,死亡风险越大
糖尿病分为2个类型,1型和2型。
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多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任何年龄都可能发病。主要由于免疫系统攻击生产胰岛素的胰腺细胞导致。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0%以上,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但近年来在年轻人中已有增加趋势。由于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身体细胞对胰岛素失去敏感性(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建议:35岁及以上人群应定期进行糖尿病筛查。为什么要尽早防范糖尿病?这是因为糖尿病的危害与年龄密切相关。
英国牛津大学在医学期刊《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上发表了一篇重要研究论文,他们分析了4550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30年的数据发现:
不到40岁就确诊2型糖尿病,死亡风险是同龄普通人的近4倍!
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年轻人——死亡风险尤其高。
40岁及以上年龄确诊,死亡风险便大大降低,为同龄人的1.54倍。
这意味着,越是年轻得糖尿病,其带来的死亡风险增加就越显著。至于为什么糖尿病“盯”上年轻人,核心在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饮食上,长期摄入高糖、高脂的外卖和含糖饮料,直接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行为上,普遍久坐不动、缺乏运动,进一步削弱了身体代谢血糖的能力。作息上,长期熬夜扰乱了内分泌稳定。此外,肥胖本身会加剧胰岛素抵抗,而家族遗传史则让部分年轻人更易感。这些因素叠加,使得糖尿病发病日趋年轻化。
![]()
糖尿病的四大认知误区
关于糖尿病,以下这几点误区很多人容易中招,如果是自己或家人患有糖尿病的,一定要引起重视。快自查↓
01
误区1 没有“三多一少”就不是糖尿病
“三多一少”是指“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轻”,是判断是否患有糖尿病的其中一条原则。
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肖新华介绍,糖尿病在早期时较为隐匿,绝大部分的糖尿病人是没有症状的。只有在病情非常严重时,血糖持续偏高,才会出现“三多一少”的症状,因此不能根据“三多一少”的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糖尿病,以免漏诊或误诊。
02
误区2 糖尿病人别吃主食
有些人认为主食升糖快,应该少吃或者不吃主食,这种观念是错误的。肖新华介绍,主食是身体最直接、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如果主食吃得太少,或者完全不吃,身体的能量就会不足,血糖就会不稳定。
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把控主食的摄入量,平衡“质”与“量”,尽量吃一些升糖比较慢的(如全谷物、燕麦等)粗杂粮,粗细搭配,对血糖较为友好。
![]()
03
误区3 无糖食品可以随便吃
“无糖”不代表“没有糖分”。所谓“无糖”,只代表不含有蔗糖,或者添加了一些甜味替代品。但如果这个食品本身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等,如果过多吃,血糖依然升得高。
还有一些食品使用了蔗糖的替代品,但从健康角度来看,过多的蔗糖替代品对身体也是不利的。
04
误区4 糖尿病人可以大量吃坚果
肖新华介绍,坚果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优质脂肪和纤维素,但是它的脂肪含量非常高,如果不加以限制的话,很容易造成每天总热卡超标,进而不容易控制血糖。
对于坚果的摄入量,不仅糖尿病人要限制,血糖正常的人也要限制。另外,吃坚果时尽量选择原味,不要选择添加了很多油脂和糖类的风味产品(如盐焗、糖霜、奶油等),避免摄入热量过高造成肥胖、血脂高等问题。
![]()
健康生活方式,血糖管理的“强后盾”
科学饮食是血糖管理的核心,但也需要其他健康生活方式作为坚实后盾,才能构筑起预防糖尿病的坚固防线。
01
适度运动
运动能显著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是消耗血糖的直接途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建议,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并搭配至少两次抗阻力量训练。控糖原则是“减少静坐,动则有益”。
02
维持健康体重
超重和肥胖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对于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体重减轻5%是其体重管理的基本要求,亦可根据自身情况,确定更严格的减重目标(例如减掉基础体重的7%、15%等)。对于肥胖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而言,减去初始体重的5%~7%,即可大幅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将体质量指数(BMI)维持在18.5~23.9的理想范围内,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举措。
![]()
03
保证充足的睡眠
长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会扰乱体内皮质醇、生长激素等激素的分泌,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食欲亢进。建议成年人每晚保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04
学会缓解压力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分泌更多的糖皮质激素,促使血糖升高。找到适合自己的减压方式,如冥想、练瑜伽或与家人朋友倾诉,对于维持血糖稳定也很重要。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且越年轻得病,危害越大
不能心存侥幸!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健康饮食与规律运动
重视定期体检
才能科学控制血糖哦
![]()
含糖饮料的过量摄入
是导致糖尿病、尤其是Ⅱ型糖尿病的
显著风险因素之一
你平时爱喝含糖饮料吗?
评论里聊聊!
获奖名单
此前静宝推送的《》中奖名单已经出炉!详见↓
![]()
编辑:徐悦琳
美编:徐悦琳
部分图片:图虫创意
资料:国家应急广播、央视新闻、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健康中国、上海天气发布微信公众号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