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到2035年,电动汽车与氢燃料汽车在新车销售中的占比将达到70%”,韩国政府提出的这一碳中和交通愿景令人瞩目,但现实情况却为这份雄心蒙上了一层阴影。
根据韩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4年环保车型的市场渗透率仅为9.2%,尚不足目标值的七分之一,差距悬殊。
在全球加速迈向绿色出行的时代背景下,韩国的减排承诺正面临“蓝图宏大、执行疲软”的尴尬局面。其症结在于基础设施滞后、能源结构失衡以及公众信任薄弱等多重因素交织作用。
![]()
基础设施建设的“表面繁荣”成为制约环保交通发展的首要瓶颈。此前,韩国高调宣布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电动车快充枢纽”,然而这座位于首尔近郊的站点仅配置了46个充电接口,其中具备200kW输出能力的高速充电桩仅有8台。
相较之下,中国深圳民乐超级充电站拥有637根充电桩,日均服务车辆超过5000台,真正实现了高效集约化运营。韩国所谓的“最大”更像是一次精心包装的形象宣传。
更为严峻的是,此类“小体量、低密度”的基建模式并非孤例。受限于土地资源稀缺与电网升级难度大,韩国预计至2025年全国充电桩总数仅能达到50万根。而中国早在2024年就已建成公共充电桩360万根,占据全球总量的七成以上。
![]()
一位首尔出租车驾驶员直言不讳地指出:“展览馆旁边的充电桩平时无人问津,市中心那46根桩连一个大型住宅区的需求都无法满足。”这种布局失衡导致充电难问题持续存在,极大削弱了消费者对电动化出行的信心。
能源供给体系的结构性缺陷进一步动摇了绿色交通的根基。大德大学李浩根教授明确警示:“当前韩国根本没有足够的电力生产能力来支撑大规模电动车普及。”
目前全国六成以上的电力仍依赖煤炭与液化天然气进口,国土面积有限又严重制约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范围部署。若电动车数量激增,电力需求将迅速攀升,若不推进核电设施建设,未来必将出现巨大能源缺口。
![]()
然而,李在明领导下的政府对重启或扩建核电机组态度保守,缺乏清晰长远的能源规划。这种“理想化的减碳目标与落后的能源现实”之间的断裂,使得70%的新车销售比例几乎难以实现。
反观欧洲地区,2025年上半年纯电车型销量已占整体市场的17.5%,部分北欧国家甚至突破50%。这背后依托的是成熟的清洁能源网络与高度稳定的智能电网系统。
消费端的信任危机则构成了另一重推广障碍。不同于欧洲消费者普遍接受新能源汽车,韩国大众对于电动车的安全性能仍存强烈疑虑。
![]()
一名业内资深人士表示:“电池起火的风险依然让许多家庭用户犹豫不决。”尽管监管机构已强化动力电池的安全认证流程,但过去多起自燃事件留下的心理阴影短期内难以消除。
更令人担忧的是,充电设施运维混乱加剧了使用困扰。有在韩留学的中国学生反映,导航显示可用的充电站经常出现“三根桩中有两根故障”的情况,维修响应迟缓,且常被燃油车非法占用。
本就紧张的充电资源因此更加捉襟见肘,“买得起却用得糟心”的用户体验严重打击了潜在购车者的积极性。
![]()
韩国当前困境的本质,是“政策超前冒进与配套体系脱节”的集中体现。决策层急于通过设定高指标展现气候治理决心,却忽略了绿色交通是一项涵盖基础设施、能源保障与社会认知的复杂系统工程。
欧洲的成功经验在于循序渐进地构建起“公众教育—基建先行—能源协同”的完整闭环,而韩国却在充电桩覆盖率不足、发电能力受限的情况下强行设立激进目标。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本土充电桩制造商Chaevi在国内仅安装约2.6万根设备,却将主要业务转向欧美市场,在海外实现快速增长,凸显出国内政策环境僵化与市场需求萎缩之间的矛盾。
![]()
要打破当前僵局,韩国必须放弃追求“数字政绩”的短视思维,转向脚踏实地的发展路径。短期内应加大财政投入,加快城市核心区域与交通枢纽的充电网络覆盖,并建立统一高效的维护管理机制。
中期需制定清晰的国家能源战略,理性评估核电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同步推动风电、光伏等可再生技术落地;长期则应聚焦电池技术创新以提升安全性,并通过宣传教育培育全民低碳出行理念。
实现碳中和没有速成之路,唯有让发展目标与现实条件相匹配,让政策措施与支撑体系紧密衔接,绿色出行才能真正扎根生长。否则,再宏伟的销售愿景,也不过是停在空荡充电桩前的一场漫长等待。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