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2
最近,巴基斯坦与柬埔寨这两个同中国保持密切关系的国家,在乌克兰局势中采取了引人注目的新举措。
3
巴基斯坦经由私营军工企业向乌克兰输送155毫米口径炮弹,借此换取对本国经济至关重要的外汇收入。
4
与此同时,柬埔寨则以排雷技术援助的形式介入乌克兰战后恢复进程,显著提升了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5
两位被广泛视为中国“铁杆朋友”的国家纷纷参与支持乌克兰,这一趋势是否应引起中国的战略警觉?
![]()
6
巴基斯坦的两难困境
7
长期以来,巴基斯坦与中国在经济、安全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建立了高度互信的战略协作关系,尤其在中巴经济走廊这一标志性“一带一路”工程推动下,两国合作被视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8
然而,当前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叠加地缘政治变局,促使巴基斯坦不得不做出艰难抉择——通过间接方式参与对乌军贸,以缓解财政危机。
9
进入2023年后,该国外债总额突破千亿美元大关,外汇储备持续缩水,通货膨胀率长期维持在两位数以上,民众生活负担日益加重。
10
面对如此紧迫的经济压力,政府亟需开辟新的创汇渠道,而对外军售成为一条现实出路。
![]()
11
在此背景下,巴基斯坦选择了一条高风险路径:与乌克兰达成一项价值约3.64亿美元的炮弹供应协议,主要产品为155毫米榴弹。
12
这笔交易对于巴基斯坦而言,不仅是商业行为,更是在国家财政濒临断裂边缘的关键支撑。
13
尽管巴方官方强调相关出口由私营国防企业主导,并非政府直接军事援助,但国际社会对此类说辞普遍持保留态度。
![]()
14
早在2025年,印度媒体便披露巴基斯坦军工厂库存见底的消息,部分现役部队甚至面临弹药调配紧张的局面。
15
虽然俄罗斯与乌克兰官方均未正式承认巴基斯坦武器流入前线,但从战场上缴获的弹壳编号,以及经由欧洲港口转运的运输记录来看,已有充分证据表明巴制炮弹已出现在乌克兰战场。
16
此类事实使巴基斯坦陷入外交被动,既难以完全撇清责任,又不得不应对来自盟友的潜在质疑。
![]()
17
巴方一贯宣称在俄乌冲突中秉持中立立场,力求在美国、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维持外交平衡。
18
美方向其提供军事援助与IMF贷款谈判支持至关重要,而俄方在能源进口及防务技术方面的合作也不容忽视。
19
同时,作为中国的全天候战略伙伴,巴基斯坦无法轻易动摇双边关系根基。
20
因此,其采用“民间企业操作”的名义进行军火输出,意在规避直接卷入战争的责任认定。
![]()
21
这种在多方势力间走钢丝的做法充满不确定性。一方面要解决国内经济燃眉之急,另一方面又要防止国际形象受损。
22
在这种双重夹击之下,巴基斯坦的政策空间不断收窄,自主决策能力受到明显制约。
23
这一态势不仅影响其内部政局稳定,也对中国与其战略合作的可持续性提出了新课题。
24
如何引导巴基斯坦避免误判形势、防止战略漂移,成为中国周边外交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
25
柬埔寨的“排雷生意”
26
相较巴基斯坦的军火输出路径,柬埔寨选择了更具软实力色彩的人道主义介入模式——以其成熟的排雷经验服务于乌克兰战后清理工作。
27
此举不仅强化了其在全球人道救援领域的角色定位,还促成了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深度联动。
28
自1988年以来,柬埔寨历经多年努力彻底清除了国内遗留的地雷威胁,期间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与专业技术体系。
29
这些原本用于本土重建的技术资源并未闲置,而是逐步转化为对外援助资产。
![]()
30
近年来,柬埔寨开始将排雷知识输出至受战争创伤影响的国家,其中乌克兰成为重点合作对象之一。
31
通过派遣专家团队、开设培训课程,柬方有效帮助乌方降低平民因地雷爆炸造成的伤亡风险,同时赢得广泛国际赞誉。
32
特别是在与日本的合作框架下,双方形成互补优势:日方提供高科技装备,柬方负责现场应用与人员培训。
![]()
33
自2023年起,柬埔寨在其国内设立专门训练基地,为乌克兰排雷人员开展系统化教学。
34
同期,日本加大投入,向柬埔寨援助包括遥控排雷机器人、金属探测车在内的先进设备。
35
这些机械装置经由柬埔寨技术人员掌握后,被迅速部署到乌克兰实地作业区域。
36
这种“技术传授+设备支持”的协同机制展现出极高的执行效率和可复制性。
![]()
37
2024年7月,柬埔寨与日本联合声明将进一步拓展排雷合作范围,计划向更多受地雷困扰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
38
日本更宣布将其自主研发的排雷机器人控制系统开源,并选定柬埔寨作为极端环境测试基地,确保设备可在高温、泥泞等恶劣条件下连续运行超一万小时。
39
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巩固了柬埔寨作为区域性人道行动枢纽的地位,也增强了其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重。
![]()
40
柬埔寨之所以选择排雷作为介入乌克兰事务的方式,背后蕴含着精密的外交计算。
41
排雷属于非军事性质的人道任务,具有天然的道德正当性,易于获得联合国及相关国际组织认可。
42
通过参与此类项目,柬埔寨既能展现负责任国家形象,又能规避因军援引发的政治争议。
![]()
43
与此同时,它借助与日本的合作获取资金与技术反哺,进一步提升自身能力建设。
44
尽管在乌克兰问题上有所作为,但柬埔寨始终未削弱与中国在经贸、基建和安全领域的紧密协作。
45
其外交策略体现出鲜明的多边平衡艺术:既拓展外部伙伴关系,又不损害核心盟友利益。
![]()
46
小国外交的智慧
47
无论是巴基斯坦的军品出口,还是柬埔寨的人道技术输出,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路径共同揭示了一个现实:中小国家在全球格局变动中正积极运用灵活手段谋求生存与发展空间。
48
在全球化深度演进与大国竞争加剧的双重背景下,资源有限的小国往往无法正面参与权力博弈,只能依靠议题分化与精准切入实现突围。
![]()
49
巴基斯坦作为一个长期依赖外援的经济体,其外交取向始终围绕多重依赖展开。
50
在内外交困之际,它尝试在中美俄三角关系中寻找最大公约数,以维系基本主权独立。
51
即便通过隐性渠道支援乌克兰获取经济回报,也并未实质性背离与中国的核心战略协调。
52
这一做法体现了其在复杂环境中维持战略韧性的能力。
![]()
53
相比之下,柬埔寨聚焦于低敏感度、高声誉回报的人道领域,巧妙避开军事对抗漩涡。
54
依托与日本的技术合作,它实现了资源升级与国际曝光度双丰收。
55
这种方式使其在不触碰大国神经的前提下,扩大了外交回旋余地。
56
两国的不同选择说明,在当今国际秩序中,弱小国家虽不具备主导力量,却可通过精细化运作在夹缝中求得发展空间。
57
这类多轨并行的外交实践,既是现实所迫,也是智慧体现。
![]()
58
结语
59
巴基斯坦与柬埔寨在乌克兰问题上的不同行动,表面上看是各自利益驱动的结果,实则反映出小国在动荡时代下的深层生存逻辑。
60
前者以军火换外汇,短期内缓解了经济压力,但也增加了与传统盟友之间的信任损耗风险。
61
后者则借力人道项目塑造正面形象,成功嵌入国际主流援助体系,赢得长远战略红利。
62
对中国而言,如何在尊重伙伴国外交自主权的同时,防范其行为可能带来的连带效应,将是未来区域外交的重要考验。
63
小国在大国角力场中的精巧腾挪,既是国际政治多样性的体现,也为全球治理体系注入了更多动态变量。
![]()
64
信息来源:
65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Japan, UNDP provide supplies of parts to repair SESU's demining machines》
66
环球网-《巴基斯坦军援乌克兰以换取美国在 IMF 救助上支持?巴外交部驳斥:不实》
67
腾讯新闻-《印媒:巴基斯坦当前面临严重的弹药短缺,若全面开战只能坚持 4 天》
68
环球时报-《柬埔寨承诺派遣排雷专家赴乌克兰培训乌方人员,泽连斯基表示欢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