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届电影金鸡奖颁奖在即,四位金鸡影后却因在《一路繁花2》中集体吐槽流量演员乱象引发热议。
刘晓庆(第7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直言反感“数字先生”“数字小姐”的不敬业行为;
![]()
何赛飞(第36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感慨越剧名家竟要给毫无演技的流量让戏;
![]()
宁静(第19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自曝遭遇台词删改,且坦言“票房毒药们”源于专业度不足却争抢心过强;
刘嘉玲(第26届金鸡奖最佳女主角)更是化为大众嘴替,一语中的:“怪不得我们的戏越来越难看”。
四位实力派影后的发声,共同指向了演艺圈长期存在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当行业生态失衡,可这背后的推手可不止流量演员。
01
审美进化,需要时间沉淀
普通观众在尚未建立成熟审美体系时,往往更容易被色彩鲜艳、情节直白的内容吸引。
这也就导致张铁林、琼瑶都不看好的偶像剧《还珠格格》爆火;
![]()
![]()
拒绝该剧的黄海冰,其选择更为上乘的《日落紫禁城》成了沧海遗珠。
![]()
![]()
而于正早期的阿宝色画风的《宫锁心玉》与后期的莫兰蒂色系的《延禧攻略》更是直观反映了大众审美变迁。
![]()
![]()
前者凭借高饱和色彩和强冲突剧情迅速占领市场,后者则以低饱和度色调和更考究的服化道展现了审美进阶。
只是,这种审美进化需要时间沉淀。
欣赏何赛飞这类专业演员的表演,需要观众具备一定的阅片积累和文化素养,才能体会其表演中蕴含的细腻与深度。
![]()
![]()
而资本则擅长用营销话术将流量明星包装成“潮流标杆”,进一步拉大了实力派演员与年轻观众的距离。
![]()
当我们掉入了认知陷阱,就容易为“无知”买单。
这是所有人的来时路。
02
情绪,决定了大众的选择
其次,当下演艺圈,“无害美”比“攻击性美”更受欢迎。
刘亦菲的松弛感与赵露思的亲和力感之所以备受推崇,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她们不会给观众带来压迫感。
![]()
![]()
相反,如李嘉欣、关之琳那样具有冲击力的美貌,陈红、傅艺伟那般明艳大气的长相,反而容易引发公众下意识的挑剔。
![]()
![]()
因为傅艺伟这类美人不靠气质,不靠科技,只靠五官硬美,这种直观展示就好像逼着疲惫的人直视阳光,很容易引发大众的不适感。
这种不适感夹杂着容貌焦虑、自卑感、妒忌心等等,当所有负面情绪席卷而来时,自然做不到客观欣赏了。
而面对刘晓庆、宁静这样容貌、演技、气场俱佳的“六边形战士”,压迫感又升级了。
![]()
![]()
为了缓解这种负面情绪,我们会不自觉地倾向于支持那些看起来更“接地气”的演员,即便也知晓其中不乏专业能力欠缺者。
这样一来,大众亲手造就了一波流量演员。
03
成长,伴随对过去事物的扬弃
当然,娱乐圈始终太远。
我们将视角拉回职场:
如果你的同事中既有能力超群、气场全开的实力派,也有能力平平却深谙生存之道的“流量型”员工,谁会更容易获得青睐?
![]()
显而易见,后者往往更得人心;因为他们不会对他人的生存空间构成威胁。
《我的前半生》中的贺涵,不也是这样认为的吗?
![]()
这正是“劣币驱逐良币”的深层逻辑。
顶层设计与市场选择的双重作用,造就了各行各业的现实图景。
资本追逐短期回报,平台青睐流量数据,大众选择为情绪价值投票…这些共同形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荒诞现实。
然而事物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与波浪式前进。
随着观众审美及修养不断提高,行业监管的持续完善,《觉醒年代》《漫长的季节》等优质作品的成功已经证明:市场正在重新认可专业价值。
![]()
在我们认知提升、阅历增加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于过去事物的扬弃。
在这个辩证否定的过程中,我们越来越能客观看待一切时,也就明白:
哪怕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我们也要以主人翁心态对待——那便是,用心做好每一次选择。
没错,我们看似平凡,可集体意识却倒逼行业生态发生根本变革。
所以,谁说你不重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