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电波"不息 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

0
分享至

上海歌舞团出品的“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800场纪念演出,昨晚在美琪大戏院上演,全体演员以“百场如一”的精彩演绎再度感动全场观众。


美琪大戏院特意提早了入场时间,开演前大厅里聚满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其中不少是一路追随,已经连刷了几十场。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由上海广播电视台旗下上海歌舞团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联合出品,以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用高度凝练的舞剧叙事,再现了为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这部剧曾获“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文华大奖”,2020年登上央视春晚舞台,巡驻演足迹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并在上个月代表中国赴朝鲜交流慰问演出,完成了跨越国度的艺术传播。


昨晚的演出,上海歌舞团奉献了一场豪华阵容,谢幕环节,“风雅颂韵”四组主演卡司齐齐登台,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剧场内掌声与欢呼一次次响起,汇聚成对这部经典之作的敬意与热爱,也共同见证了第800场纪念演出背后非凡的艺术坚守。


有观众看完感慨,谢幕的那一刻所有卡司都出来,让人感觉这部戏是所有人的心血,让人感动。还有观众表示,看完9场能感觉到不同的场次,演员状态不一样,再加上故事本身是如此打动人,每次感动之处仍然情不自禁落泪。


7年、60多城、超800场演出,《永不消逝的电波》成为现象级爆款的背后,是“爱与信念永存”的精神内核,精准直达人心、引发深度共鸣,它早已超越舞剧范畴,成为塑造与传播上海文化品牌的鲜活载体,更是这座城市红色底蕴与时代气质的生动注脚。从最初的AB角到“风雅颂韵”四组卡司,从舞台到银幕,这部作品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不断拓宽红色文化“破圈”传播的边界。《电波》的成功实践,也为上海打造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提供了重要启示:唯有以当代艺术语言讲述经典,以创新表达传递深刻内涵,才能让红色文化在时代脉搏中焕发新的生命力。800场,是里程碑,更是新起点。这道穿越时空的红色电波承载着对历史的致敬、对未来的开拓,必将生生不息、永不消逝。

看看新闻记者: 周滢 车秉键

编辑: 周缇

责编: 张蕴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看看新闻Knews incentive-icons
看看新闻Knews
上海广播电视台视频新闻产品
283171文章数 156121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