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储能需求爆发,磷酸铁锂出海提速!据观察,出货量排名前四的磷酸铁锂企业已在海外规划产能,本土化生产已在“弦上”。
其中,湖南裕能在西班牙以及马来西亚分别规划了 5万吨及9万吨磷酸铁锂项目;万润新能在美国规划了 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 德方纳米曾规划在西班牙设立磷酸铁锂合资项目;友山科技印尼 5万吨磷酸铁锂项目已经启动,计划明年上半年量产。
此外,进展较快的是龙蟠科技,旗下锂源印尼 3万吨磷酸铁锂已投产,二期9万吨预计2026年投产。
然而,作为磷酸铁锂出海的主要力量之一, 德方纳米近期却喊停了其欧洲的合资项目。
据德方纳米11月13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决定终止此前与ICL签署的《合资协议》及相关合作协议,目前 董事会已同意。
对于项目终止的原因是,在推进过程中市场环境、国际政策、公司战略等内外部情况发生变化,影响了项目的经济性,项目的预期收益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为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投资风险,公司作出终止的决定。
回溯来看,该合作在今年1月披露,彼时 德方纳米拟与Amsterdam Fertilizers共同增资项目公司ICL BM, S.L.,增资完成后由Amsterdam Fertilizers持股80%,德方纳米持股20%。项目公司拟在西班牙萨连特或其周边地区建设磷酸铁锂生产项目,预计总投资为2.85亿欧元。
据最新披露, 合资项目尚处于前期准备阶段,尚未投入建设、运营,未产生实际效益。截至目前,德方纳米尚未向项目公司实际出资,仅产生部分差旅、咨询等前期费用。因此终止投资,不会对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生产经营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对此市场认为, 德方纳米此举符合当前行业发展趋势,有利于资金的进一步集中。一方面,海外磷酸铁锂产能持续完善,且将在明后年集中投产,这对项目的经济性会造成影响;另一方面,保存资金实力,聚焦高压实铁锂、磷酸锰铁锂、补锂剂等核心产品的研发迭代,将更有利于竞争优势的形成。
起点锂电注意到,今年以来, 储能电池加速向大电芯(500-600Ah+)靠拢、动力电池快充性能已进入“6C”决战区,这些需求的变化对磷酸铁锂材料的性能要求也持续提高,带动其向四代及以上产品迭代。
明显的是,磷酸铁锂市场出现两极分化现象:高端产能供不应求,部分企业凭借高压实产品实现业绩提升,利润上涨;而低端产能持续过剩,相关企业继续承压。
据了解,在高端产品布局上,德方纳米取得了较快的进展,第四代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产品持续获得客户认可,出货量及占比不断提高,在目前的产品结构中占比约20%~30%。
同时成功开发出第五代高性能磷酸铁锂材料,其核心性能指标卓越,粉体压实密度达2.70~2.75g/cm³,极片压实密度可达2.75g/cm³以上,动力与储能领域均可适用,目前已进入中试量产阶段。
事实上,电池企业对磷酸铁锂材料的需求已经开始过渡。比如近期,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公开宣布,第五代磷酸铁锂电池已开始量产,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和低温性能等方面实现突破性提升。
这也进一步印证,德方纳米与龙头电池企业的布局高度同频,有利于获得技术领先带来的市场溢价。
作 者:Monster
声 明:本文由起点锂电原创,版权归属起点锂电,如需转载或开白联系起点锂电小编(微信:qd-Lib1222)!
01
02
03
04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