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一名护线爱鸟青年志愿者。今天,我想分享一项来自中国一线的创新实践——我们如何将保障清洁能源输送的电网,转变为守护生物多样性的生命线。”北京时间11月11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中国角举办的主题边会上,国网扬州供电公司青年员工讲述了扬州高邮在保障电网安全与保护濒危物种上的创新实践。据悉,这是继2022年以来,高邮“护线爱鸟”做法连续4年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
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是全球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气候相关年度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于今年11月10日(当地时间)上午在巴西贝伦拉开序幕,将于11月21日闭幕。在12天的会期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数千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和各界代表将商议各国气候行动计划。会议期间,位于会场内的“中国角”将举办多场活动,从不同角度展示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行动和成果。
在此次大会上,来自国网扬州供电公司的“护线爱鸟”志愿者周雅婧代表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青年员工,以视频形式参与了主题边会。4分多钟的视频中,周雅婧用英语重点介绍了国网扬州高邮市供电公司在实施中国国家电网“候鸟生命线”公益项目过程中,对中国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从“防护”到“爱鸟”的创新做法。
高邮是全国第二个东方白鹳保护地。得益于高邮湖湿地及周边良好的生态环境,每年有超过100只东方白鹳迁徙高邮越冬。由于缺少高大乔木,东方白鹳屡屡在输电铁塔上安家。它们的粪便和筑巢树枝曾导致线路故障,既影响供电安全,也威胁鸟类生存。为此,高邮市供电公司坚持电网安全与生态保护共赢理念,通过搭建人工鸟巢、设立防护挡板、组建志愿服务队、安装新型防撞球、安装卫星定位追踪器、打造救助“康复别墅”等多样化举措,走出了一条“护线爱鸟”的和谐共生之路。
为了让护鸟故事以更生动的方式传播,今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剧《东方白鹳》进行了优化升级,“青少年户外课堂”也开到湿地边,让生态文明的种子在下一代心中扎根。
目前,高邮的东方白鹳数量已从2003年的两三只增长到近300只,实现电网220千伏线路连续九年零跳闸记录。扬州“护线爱鸟”防护技术更被远在巴西的电力同行借鉴落地。
“非常荣幸能够亮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向全球展示扬州‘护线爱鸟’这张亮丽的生态名片。视频会在大会举办期间循环播放,呼吁全球青年以实际行动守护鸟类生存空间,守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周雅婧说。
当“电网动脉”遇见“鸟中国宝”,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不断铺展。据悉,在接下来的会期里,COP30大会工作组人员还会安排一场介绍扬州高邮“护线爱鸟”做法的视频发布会,再次向全球推介守护美好生态的“扬州经验”。
通讯员 林华鹏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顾潇
(通讯员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