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陆军抛出了一项足以震惊世界的军事采购计划:他们准备在未来两到三年内,采购至少100万架无人机,并明确要求实现“供应链去中国化”。
这个庞大的数字,几乎是在向外界宣告,美国正准备用无人机的“汪洋大海”来围堵其最大的战略对手——中国。
然而,就在五角大楼试图展现其强大军事实力的同时,一种深刻的矛盾与无力感,却在美国高层内部悄然蔓延。
美国副总统万斯公开为未来的战争“定调”,声称决定胜负的并非高科技装备;而更有美国知名战略研究教授直言不讳地发表文章指出:美国正走在输掉对华战争的路上。
一边是气势汹汹的百万军机计划,另一边却是对胜利信心的缺失。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美国是真的有能力发动一场无人机“饱和攻击”,还是这仅仅是一场应对内心焦虑的“大跃进”?
无人机计划
美国陆军的这项百万无人机计划,并非空穴来风,其最直接的催化剂,正是远在东欧的俄乌战场。
这场被誉为“无人机战争”的冲突,彻底颠覆了美军对现代战争的传统认知。
战场上,成千上万架廉价、可消耗的无人机,如同盘旋的蜂群,以前所未有的效率执行着侦察、打击任务。
乌克兰战场每月高达1万架的无人机损失量,以及无人机造成的伤亡占比高达70%-80%的残酷数据,让五角大楼的将军们看得心惊肉跳。
他们猛然发现,未来战争的形态,很可能不再是昂贵、精密的尖端武器之间的对决,而是低成本、大规模、消耗性的“无人机饱和战”。
![]()
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就坦言,美军在小股部队的无人机部署上,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趋势。
这种强烈的危机感,促使美军将无人机的战略定位,从过去的辅助装备,彻底转变为与炮弹无异的“消耗性弹药”。
在此背景下,“百万无人机”计划应运而生。
它不仅是对俄乌战争经验的直接借鉴,更是对五角大楼此前进展缓慢的“复制者”计划的一次激进升级。
其战略意图昭然若揭:通过建立庞大的无人机机队,在未来可能与中国的冲突中,发动“饱和式攻击”,以数量优势抵消对方的防空系统,从而为美军其他作战力量打开通路。
然而,宏伟的蓝图之下,是美国难以回避的残酷现实。
这份看似强大的计划,从一开始就面临着产能、供应链和资金这三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首先是悬殊的产能瓶颈。
要实现目标,意味着美国每天需要生产近1400架无人机。而现实是,目前美国本土主要无人机厂商的月产能加起来也只有区区2000架左右。
![]()
这种天壤之别,让“百万”这个数字听起来更像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口号。
尽管美军推出了“天际铸造”计划,试图将传统兵工厂改造为分布式无人机工厂网络,但连其内部负责人都承认,由于缺乏核心部件的生产能力和繁琐的行政流程,项目进展十分缓慢。
更致命的是供应链问题。该计划明确提出要“去中国化”,但这恰恰是其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无人机的核心部件——芯片、传感器、无刷电机和电池,中国在全球市场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美国必输
可以说,没有中国的供应链,全世界的无人机产业都将陷入瘫痪。
美国所谓的“美国制造”无人机,在短期内根本无法摆脱对中国核心零部件的依赖。
中国庞大的民用无人机产业生态,拥有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这种成本控制能力、生产规模和供应链的完整度,是制造业早已空心化的美国在短期内完全无法复制的。
正是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巨大鸿沟,导致了美军高层一种极其复杂和矛盾的心态。
当他们意识到在无人机的硬件生产和工业产能上,已经无法与中国匹敌时,便开始转向一种“精神胜利法”。
![]()
美国副总统万斯就在一次公开讲话中,为未来的胜负关键“定调”。
他宣称,如今的战场虽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最终决定胜负的,并非人工智能或计算机技术,而是“训练有素的人”。
无独有偶,美国陆军部长德里斯科尔在赞叹中国军事科技成就的同时,也强调美军拥有“钢铁般的意志”,并将此视为取胜的关键。
这种论调,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无力的自我安慰。
当在物质层面感到无法超越对手时,便转而强调精神力量的重要性。这恰恰暴露了他们内心深处的焦虑与不自信。因为论意志力,中国军队在历史上何曾怕过任何对手?
这种复杂的心态,让美军的对外表现呈现出两种极端:一方面,是抛出“百万无人机”这样的宏大计划,试图在气势上压倒对手;另一方面,则是在话语上回避硬实力的比拼,转而强调虚无缥缈的“意志力”。
![]()
就在美军内部充满这种矛盾情绪的同时,来自美国学界的冷静声音,则更加不留情面。
美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战略研究教授奥布莱恩,就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正走在输掉对华战争的路上》的文章。
他在文中一针见血地批评,美国军方过于沉醉在“个人英雄主义”的军事幻想中,却严重忽视了自身与中国在工业产能上存在的巨大鸿沟。
正是基于这种清醒的认知,这位教授得出了一个令五角大楼难堪的结论:在未来的对华战争中,美国是要输的。
这并非危言耸听。一场现代化的全面战争,本质上是两国综合国力,特别是工业制造能力的终极较量。
美国的国防工业体系,长期习惯于高利润、小批量、长周期的生产模式,早已不适应现代战争大规模、快速消耗的需求。
援助乌克兰的武器,已经掏空了其大部分库存,155毫米炮弹的产量至今仍远低于俄罗斯,这便是最直接的例证。
因此,美国陆军的“百万无人机”计划,更像是一场应对战略焦虑的豪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