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为上海仲裁周重要组成部分的临时仲裁分论坛今天在浦东国际法律服务园举办。本次论坛汇聚了仲裁实务界、司法界、学术界及企业界的众多专家代表,共同探寻新《仲裁法》背景下临时仲裁的创新发展之路。
今年9月新修订的《仲裁法》从国家立法层面对临时仲裁的法律地位予以确认,正式确立“机构仲裁”和“临时仲裁”双轨并行的创新模式。浦东作为引领区和自贸试验区,法律服务业要素集聚,是临时仲裁创新发展的沃土。
本次分论坛由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会、上海仲裁协会共同主办,上海市浦东新区司法局、上海市浦东新区法律服务业协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总部联合承办。
上海海事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胡永庆和浦东新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郭秀丽分别发表开幕致辞。他们充分肯定了临时仲裁在涉外商事海事纠纷解决中的独特价值与潜力,并强调浦东新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应勇于先行先试,为新《仲裁法》下临时仲裁制度的落地与实践提供“浦东样本”,助力上海打造面向全球的国际仲裁中心。
在主旨演讲环节,上海协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张振安以“海事调解+临时仲裁”融合应用案例启示与浦东发展临时仲裁实践路径建议为题,结合具体案例,深入剖析了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融合优势。随后,上海吾契律师事务所主任金立宇以“临时仲裁的发展与浦东作为”为题,从宏观视野与本地实践出发,阐述了临时仲裁的发展趋势及浦东的机遇与担当。
为增进各界对临时仲裁制度的理解,上海仲裁协会会长俞卫锋代表临时仲裁宣讲团,向与会嘉宾详细解读了本市涉外商事海事临时仲裁制度规则,为实务操作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上海海事局、上海海事大学、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上海总部、上海航运保险协会、律师事务所及企业的六位嘉宾,围绕“新《仲裁法》背景下临时仲裁创新发展路径探讨——以浦东新区临时仲裁实践为视角”这一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嘉宾们从监管、学术、实务、用户等多元视角出发,各抒己见,碰撞思想,为临时仲裁在浦东的创新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思路与建议。
浦东新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爱武表示,将以新《仲裁法》实施为起点,以“十五五”规划制定和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核心承载区(2.0版)建设为契机,积极发挥浦东中央立法授权优势,推动临时仲裁从海事纠纷向商事纠纷等领域拓展,努力实现临时仲裁制度在浦东先行探索、深入实践、成势发展;同时积极拓宽临时仲裁“服务圈”和“朋友圈”,加快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和专业人才,增强上海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本次分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业界对新《仲裁法》增设临时仲裁制度的认知和上海实践临时仲裁的情况,更凝聚了共识、明确了方向,为临时仲裁制度的实践与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
浦东始终以建设制度型开放新高地为目标,积极探索涉外法治建设新路径。浦东新区司法局将围绕推进上海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核心承载区的具体部署,积极发挥浦东新区法规立法优势,探索临时仲裁制度规则创新,推动临时仲裁从海事纠纷向商事纠纷拓展,实现临时仲裁在浦东成势,加速上海建设面向全球的亚太仲裁中心进程,助力上海建设全球国际争议解决优选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