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中国只有两家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20年后,中国生产了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锂电池。这是怎么做到的?
英国广播公司(BBC)当地时间13日发表文章,关注中国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的发展。
文章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约50辆"奥运巴士"采用锂电池驱动,助力北京举办"绿色高科技"奥运会。这也标志着中国首次涉足电动汽车锂电池产业。二十年后,中国已成为对世界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至关重要的电池产业的领军者。中国生产了全球四分之三以上的锂电池,并且拥有全球十大电池制造商中的六家。
![]()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是什么促进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
文章援引分析人士的话表示,庞大的国内市场、政府对整个供应链的协调支持、国家资助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充电网络建设等均发挥了作用。
还有其他一些重要因素使中国的电池产业脱颖而出。总部位于深圳的雪牛资本首席执行官泰勒·奥根表示,"是供应链、技术和制造能力。"
![]()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文章称,首先,中国顶级电池制造商采用的是"垂直整合"的商业模式,这意味着他们通常全部或部分拥有自己的供应商。睿咨得能源管理咨询公司(Rystad Energy)驻上海的电池市场分析师表示,"这有助于控制成本,并确保其供应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此外,中国企业管理大规模生产的能力也至关重要。文章援引专业人士的话称,实现这一壮举"需要规模庞大、高度自动化的工厂,以及严格的流程控制、实时测试和智能分拣"。
文章指出,持续创新是中国电池制造商保持领先地位的另一关键因素。例如,中国一家电动汽车企业2020年推出一种磷酸铁锂电池,部分原因是其制造成本更低。这种电池不使用钴,而中国此前一直依赖进口钴。但该企业提升了传统磷酸铁锂电池的性能,使其功率更大、更安全、体积更小。这款电池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彻底改变了中国锂离子电池的市场格局。
如此快速的技术创新背后,是中国庞大的电池工程师队伍,他们是通过高校和电池企业提供的 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职业培训体系培养出来的。
![]()
持续创新和针对性教育帮助中国电池制造商保持领先地位(图片来源:英国广播公司网站)
文章援引策纬咨询公司(TriviumChina)关键矿产和供应链研究主管科里·库姆斯的话称,"中国企业拥有一代技术非常精湛的科研人员"。他们是"实践工程师",精通生产流程,了解市场需求,并能运用自身知识迅速改进现有技术,从而赢得消费者。"这才是降低电池生产成本的关键所在" 。
中国能否保持其主导地位?
据国际能源署称,如今,除部分原材料的开采和加工外,中国在电池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占据主导地位。BBC获得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全球近85%的电池产能位于中国,而北美和欧洲分别仅占5%和7%。
![]()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BBC的文章表示,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其他国家很难挑战中国在当前一代电池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正如雪牛资本首席执行官泰勒·奥根在文中所说,过去二十年或许已经巩固了中国在全球电池供应链中的长期领先地位。"我永远无法想象其他国家能在电池制造方面赶上中国,他们领先太多了。"
![]()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来源:总台环球资讯
编译:杜慧琴
审核:闫明
监制:邹浩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