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3.1亿。其中22.1%的老年人存在做饭难、吃饭难问题。
长者食堂作为解决这一民生难题的重要举措,在全国各地火热开灶。然而,经过一段时间运营后,租金、人工与食材三大刚性成本的持续压力,让许多食堂陷入了生存困境。
01.实地走访:多家长者食堂“停业调改”
记者在福州走访发现,几个长者食堂大门紧闭。苍霞街道苍霞新城社区长者食堂正在进行“升级改造”,新港街道南宫社区长者食堂“暂时没有经营”,灵响社区长者食堂也是关门歇业状态。
![]()
![]()
![]()
周边的老人们说,食堂刚开业的时候热闹过一段时间,客源减少后,有的改为定点配餐,有的直接关门歇业。
![]()
02.运营困境:公益初心难抵成本压力
在福州,持“银龄福卡”的60岁以上老人,可以9.9元的价格在长者食堂享用到一荤两素一例汤。这背后,是政府提供的建设、租金等多项补助在支撑,因此也缺乏利润空间。
![]()
更关键的是,许多食堂使用的是政府或企业闲置资产,位置往往“藏得太深”,自然客流稀少。
![]()
03.破局探索:从“全龄化”到“多业态”
面对困境,一些食堂开始打破“只服务老人”的局限,向全年龄段开放。
鼓楼区西湖社区引入专业餐饮运营者,在设计上兼顾年轻风格与适老化需求,每天提供三四十种菜品,实现了客源与营收的双重拓展。
![]()
鼓楼区中山社区则探索“食堂+托管”模式,依托楼上托管中心稳定订单支撑食堂运营。
![]()
闽侯县创新推出“一厨两用”智慧改造,在老人用餐时段后,面向外卖骑手提供“骑手食堂”,有效提升了场地利用率。
![]()
04.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是关键
转型,已在路上。苍霞新城社区长者食堂预计11月重新开放,计划向“老年人生活超市”方向转变,提供辅具租赁、康复等服务,同时保留9.9元老人餐。
榕福里社区餐厅·长者食堂正探索“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夜宵”的全时段运营,正在打造咖啡区与户外花园。
![]()
![]()
此外,记者发现生活中,还有很多老人接送孩子上学放学,长者食堂还可以考虑在为老年人提供用餐服务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上学早餐和放学晚餐。针对年轻上班族群体,则考虑引入市场上的网红菜品,或是提供外卖、打包类菜品,方便上班人士外带。关键在于以消费者实际需求为导向,实现可持续发展。
如果你对长者食堂运营有什么好的建议,欢迎给我们留言,共同助力长者食堂越办越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