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主任,我咳嗽半年了,怀疑肺上有问题,您快给我开个磁共振!”诊室里,45岁的张先生掏出手机展示搜索记录:“网上说磁共振最先进,能查出早期肺癌!”这位坚持要做高价检查的患者,最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陈晓阳主任的劝说下做了薄层CT,结果发现只是普通肺炎。
“与张先生同一天挂号的李阿姨,却因迷信‘CT辐射大会致癌’未遵医嘱按时复查,出现症状后前来复查,肺癌已转移至淋巴结。”陈主任告诉我们,这两个真实病例,揭开了老百姓对肺部检查的几个致命的认知误区。
这种“高科技”查肺就是白花钱!
张先生要求的用磁共振查肺到底能查清肺的情况吗?陈主任告诉我们,若用磁共振来检查像肺部结节这样的情况,真是既烧钱又容易误诊的“智商税”。
“我们的肺部是充满气体的,也就是所谓的‘空腔脏器’,而磁共振对‘空腔’的器官成像效果差,就像用显微镜去看透明玻璃杯的比喻,曾经就有患者被医托忽悠花几千元做肺部MRI,白白多花冤枉钱。”
“磁共振也不是毫无用处,它最适用的场景是排查如纵隔大血管病变、碘过敏患者的肺血管造影等,像张先生这样的普通咳嗽要做肺部检查的患者,根本用不上。”
胸片查肺,漏诊率高!
“经常有人问,那胸片检查肺部情况是不是最基础的方案?其实胸片检查有一个最大的短板就是心脏、肋骨遮挡会形成一个视觉‘盲区’,对1厘米的病灶检出率都很低。”
“我们曾遇到一个典型案例,一位45岁的老烟民每年做胸片都是显示正常,直到很偶然一次体检项目里有CT,一查就查出肺癌中晚期,已错过了最佳手术期。”
陈主任告诉我们,胸片这项检查的适用场景是像突发胸痛需要排查气胸,或者是肋骨骨折等急症,这时要考虑胸片。此外,由于CT机造价昂贵,胸片在广泛的基层医院仍然是最基础的肺部检查方式。
彩超查肺,只能看“窗外”的摆设
“也不建议做彩超查肺部情况,这项检查有技术局限,就是肺脏的气体会完全阻挡住超声波,只能观察到胸腔积液以及贴近胸壁的肺部病变。还有像ICU会用彩超去评估患者的肺水分布,所以与普通患者检查肺部情况无关。”陈主任讲道。
常规CT、低剂量薄层CT针对不同情况
“低剂量薄层CT是肺癌筛查的‘金标准’,它是一项技术突破,辐射的副作用很小,只有0.1mSv辐射量,约等于坐一趟飞机,但它的检出率却比胸片高。但要注意的是,普通体检需要选择低剂量薄层CT,而常规诊疗还是需要做常规CT,因为常规剂量CT对病灶看得更清楚,在已明确有病的前提之下,看清楚病灶,比减少射线辐射更重要。”
“这些情况尤其需要注意,第一种是需要动态观察时,比如肺结节增大2毫米就需要警惕,要遵医嘱地进行复查,这时由医生决定做哪种CT;第二种是在重症监护时,如ICU患者每天都需要做CT来监测病情变化,这时频繁做CT的利远大于弊;第三种是有些患者以体检为目的CT检查总是过于频繁,建议不要这样做。频繁做CT会轻度增加致癌风险。”
搭配这些检查相当于“双保险”
陈主任特别提醒我们,如果有长期咳嗽、咳痰症状,尤其是长期吸烟患者,要做肺功能检查,CT是查结构,而肺功能是相当于检查肺的活力。比如咳嗽变异型哮喘,肺功能激发试验阳性率高达68%,而慢阻肺病的筛查也靠它,“FEV1/FVC<70%”这个数值是诊断的“金标准”。
“有些情况下是可以进行实验室检测,抽血查病因,比如查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升高会提示小细胞肺癌,另外还有一些感染的鉴别,如查降钙素原(PCT)可以区分细菌/病毒感染,搭配这些检查相当于给肺部检查上了一个‘双保险’,能够更加有利于医生的鉴别诊断。”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
专家简介 陈晓阳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研究方向是慢性气道疾病、烟草病学;兼任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组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副主任委员。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1
2
3
看呼吸
权威实用的
呼吸科普平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