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秒”安全红线重塑业态,智能电动汽车强监管时代来临

0
分享至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乘用车每次上电/点火后(发动机自动启停除外),应处于百公里加速时间不小于5秒的默认工作状态。”11月,由公安部组织起草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中的这一条款,在行业内外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份时隔8年启动全面修订的《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除了针对车辆加速性能设置安全阈值外,更对电池安全、门把手机械结构等热点问题制定了新标准,被业内视为智能电动汽车强监管时代的标志。

而在监管不断强化的背后,是近年来智能电动汽车产业狂飙突进过程中,一次次真实发生又触目惊心的场景。《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在编制说明中直言,近年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启动加速失控事故多发,其多是由于驾驶人使用高加速模式时的驾驶准备和操控能力不足。为此,要求车辆刚启动时处于加速性能较低的默认工作状态,让驾驶人使用高加速模式时需有意识地采取一定操作,以期提高其驾驶准备。


视觉中国

行业狂欢下的安全隐忧

“十四五”期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销量从2021年的350万辆猛增至2024年的1290万辆,年均复合增长率近40%。今年1-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过去年全年,销量占比已超过一半。

与此同时,智能化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具备L2级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占比,也已超过新能源汽车销量一半。

然而,在技术加速迭代与销量持续狂飙的背后,智能电动汽车的安全隐患日益凸显。

其中,由于电机瞬间释放峰值动力的特性,让许多新手或刚刚接触电动车的驾驶员难以适应这种瞬时高扭矩。公安部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由加速失控导致的事故同比上升47%,更导致多起致死事故。其中,73%的事故因司机跟不上电机的提速节奏引发,新手误操作的比例高达82%,这成为监管部门为车辆加速性能设置安全阈值的主要诱因。

2024年10月,江西景德镇一司机廖某宇因与同车人发生口角,在限速40km/h的路段两次将加速踏板踩至100%,车辆在14秒内加速至约129km/h。最终车辆因速度过快撞上三名过马路的行人,导致胡某、王某及其11个月大的孩子三人死亡。

今年2月,河南临颍一司机王某在限速70km/h的城市道路上,以约133km/h的速度越黄实线强行超车,与对向正常行驶的轿车发生猛烈碰撞。事故导致对方车内四人死亡、一人重伤,三车受损。

今年3月,德上高速安徽铜陵段一汽车发生碰撞事故,造成车内三人身亡。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车速为116km/h;事故发生后车门无法打开,电池迅速爆燃。

今年10月,四川成都司机邓某某沿天府大道以极高速度行驶时,与前方同向车辆发生碰撞后越过道路中央绿化带起火燃烧,且发生事故后车门无法打开。现场行车记录仪显示涉事车辆行驶速度在100-150km/h区间,经检测邓某某涉嫌酒后驾驶。


今年10月,成都一汽车高速行驶后碰撞爆燃,车主涉嫌酒驾 网络

同样在10月,浙江杭州车主吴先生称其驾驶汽车在高速上以约110km/h直线加速时,车辆突然出现左右摆动后失控滑出,撞向护栏,但车企回应称车辆功能未见异常,是客户大幅度打方向导致车辆失稳。

除汽车加速失控外,与之相伴的电池爆燃、智驾失灵、逃生困难等衍生问题也集中爆发。有观点认为,一些消费者成为了企业测试新车型新技术的“小白鼠”,却因此付出了人身安全及财产损失的巨大代价。

安全新规构筑防护体系

针对频发的行业乱象及安全事故,近一年来监管部门打出组合拳,从整车安全、电池防护、智驾规范等多维度筑牢安全防线。

其中,作为机动车安全管理的核心标准,此番《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对百公里加速不低于5秒的默认门槛尤为引人注目。不仅如此,《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还要求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载客汽车应具备踏板误踩加速抑制功能,在静止、蠕行时能够检测,抑制动力输出并通过明显的声或光信号提示驾驶人。

此外,今年以来,多项涉及智能电动汽车的“史上最严”标准也密集落地,其中新增的许多规定也被纳入《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

今年4月,由工信部组织制定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 38031—2025)已批准发布,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首次将 “不起火、不爆炸” 作为强制性要求。《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也规定,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应能监测动力电池工作状态,能实现电池单体异常情况的自动监测、记录和预警,在发现热事件时应能通过一个明显的信号装置提示车内人员。对于车长大于或等于6m的纯电动客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报警后5分钟内电池箱外部不能起火爆炸。

8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信部研究起草了《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品召回、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与规范宣传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禁止企业将辅助驾驶宣传为“自动驾驶”,并须明确告知用户其功能边界,且要求车企对涉及辅助驾驶的事故在24-48小时内生成报告;此外,禁止车企未经备案进行OTA升级,且不得通过OTA隐瞒缺陷。

此外,对于行业颇为关注的隐藏式门把手难以开启问题,今年9月,工信部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要求每个车门要求乘用车每个车门(不包括尾门)应配置具备机械释放功能的车门内、外把手。《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也进一步明确,若装备电动式车门内把手,应同时配备具有机械式车门内把手作为机械应急车门内把手,并在机械式解锁和开启装置附近设置醒目的标志;系统的设计应满足在锁止装置处于锁止状态时,发生不可逆约束装置展开或动力电池热事件等事故后,非碰撞侧车门应能在不借助工具的情况下,通过车门外把手开启车门。


隐藏式门把手 视觉中国

同样在9月由工信部公示的《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征求意见稿)》,是中国首个针对L2级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强制性安全标准。该标准从产品能力、全生命周期管理到使用规范对智能网联汽车进行全方位约束。在规范约束方面,该标准要求每次车辆上电/点火后,需确认驾驶员完成使用培训方可激活系统;激活期间,必须持续监测驾驶员状态,发现手部或视线脱离会发出提示及报警;若因驾驶员脱离导致系统启动风险减缓功能,或多次违规,系统将在一定时间内被禁止使用。

除此之外,在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激励方面,10月工信部、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还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对电动汽车的能耗要求和续驶里程提出了更高门槛。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电能消耗量应不高于新国标限值,插电混动乘用车纯电动续驶里程应不低于100km。

理性回归的未来之路

业内人士认为,过去部分车企将精力过度投入营销炒作,靠夸大宣传博眼球、抢市场,却忽视了技术研发和安全验证。以《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为代表的监管政策密集出台,也标志着智能电动汽车行业野蛮生长、唯性能论的草莽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对于中国智能电动汽车行业而言,加强监管并非阻碍发展的绊脚石,而是行业走向成熟与理性的象征。以《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征求意见稿)为汽车加速设定安全阈值为例,仅要求车辆每次上电后处于加速性能较低的默认状态,但并不禁止车企设置高性能模式,用户可手动切换激活。这一设计既保障了日常通勤的安全需求,又保留了性能体验的可能性,体现了监管部门在促进创新与保障安全间的平衡考量。

但随着监管划下红线,企业便不得不放弃华而不实的营销,回归扎实的技术研发和安全验证上。在此背景下,只有坚守安全底线、深耕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在强监管的环境下脱颖而出,市场由此从声量比拼变成质量较量的高质量竞争环境。

与此同时,中国有关部门对智能电动汽车加强监管的一系列举措,也引起了海外媒体的关注。著名电动汽车资讯网站Insideevs的作者罗布·斯图姆夫(Rob Stumpf)撰文称,中国监管机构相信,在城市街道等人流众多的地方,哪怕1秒钟的加速时间都有可能引发大祸。而全球的行政执法部门也在关注中国这个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监管态度——随着法规的推进影响,类似的标准和提案有望在世界各地出现。

斯图姆夫同时认为,美国现政府可能没有能力制定相应的监管标准。这或许也意味着中国对智能电动汽车的标准规范未来将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竞相借鉴的指标。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恭喜!1996前有国企工龄,3类人每月多领1700+

恭喜!1996前有国企工龄,3类人每月多领1700+

刘哥谈体育
2025-11-09 03:10:36
曾医生日常容颜,没有美颜的样子才是真实的

曾医生日常容颜,没有美颜的样子才是真实的

诗意世界
2025-11-12 20:52:54
高市早苗拒不道歉,日本通知中国,不解决问题,就驱逐中方外交官

高市早苗拒不道歉,日本通知中国,不解决问题,就驱逐中方外交官

呼呼历史论
2025-11-14 00:37:13
男子殴打92岁母亲,邻居称事后老母亲曾拿500元想保儿子回家

男子殴打92岁母亲,邻居称事后老母亲曾拿500元想保儿子回家

红星新闻
2025-11-14 15:54:30
30岁的广州东站,下个月开始大改造!

30岁的广州东站,下个月开始大改造!

掌楼牛市
2025-11-13 17:53:42
这是真饿了,太阳报:哈兰德赛后买了近70个芝士汉堡请全队吃

这是真饿了,太阳报:哈兰德赛后买了近70个芝士汉堡请全队吃

懂球帝
2025-11-14 12:03:09
28年前直播香港回归4位主持:2人去世1人自甘堕落,仅她笑到最后

28年前直播香港回归4位主持:2人去世1人自甘堕落,仅她笑到最后

揽星河的笔记
2025-11-14 13:07:48
陈冬、陈中瑞、王杰,出舱!落地后第一顿热饭菜单公布

陈冬、陈中瑞、王杰,出舱!落地后第一顿热饭菜单公布

极目新闻
2025-11-14 17:48:27
陈露颖夺得全运会女子200米蝶泳金牌

陈露颖夺得全运会女子200米蝶泳金牌

环球网资讯
2025-11-14 20:09:03
中方呼吁加大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支持力度

中方呼吁加大对近东救济工程处的支持力度

新华社
2025-11-14 12:11:09
这下可好了,不光业内人看呆了,全网网友也都惊着了!

这下可好了,不光业内人看呆了,全网网友也都惊着了!

小光侃娱乐
2025-11-14 10:55:03
狂赢60分!广东淘汰辽宁挺进决赛,武桐桐爆发砍24分,杨舒予20分

狂赢60分!广东淘汰辽宁挺进决赛,武桐桐爆发砍24分,杨舒予20分

萌兰聊个球
2025-11-14 18:04:38
不瞒了!马筱梅挺大肚直播,食欲大增超爱吃肉,张兰:别太辛苦

不瞒了!马筱梅挺大肚直播,食欲大增超爱吃肉,张兰:别太辛苦

小海娱计
2025-11-14 14:08:43
泰王夫妇首次访华,行程看点十足,苏提达王后闪耀全场

泰王夫妇首次访华,行程看点十足,苏提达王后闪耀全场

红袖说事
2025-11-14 12:54:38
16年的工龄被辞退了!网友哭诉,也不协商,更不要说什么经济补偿

16年的工龄被辞退了!网友哭诉,也不协商,更不要说什么经济补偿

火山诗话
2025-11-14 19:23:04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英媒采访陈志合伙人和举报人:陈志曾亲口透露其净资产近人民币4300亿元

霹雳炮
2025-11-13 22:34:10
中国台湾演员欧阳娣娣现身厦金大桥工地刷漆,称期待有一天,可以直接从这里开车去台湾

中国台湾演员欧阳娣娣现身厦金大桥工地刷漆,称期待有一天,可以直接从这里开车去台湾

鲁中晨报
2025-11-14 11:27:34
倒闭14万家!曾年赚22亿的奶茶之王,加盟商怒挂条幅:血本无归!

倒闭14万家!曾年赚22亿的奶茶之王,加盟商怒挂条幅:血本无归!

青眼财经
2025-11-13 23:02:27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日本专家对比中日军事实力:若发生空战和海战,还是日本更强?

云上乌托邦
2025-09-04 11:45:33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茼蒿立大功!医生调查发现:茼蒿对这5种疾病有好处,建议常吃

阿纂看事
2025-10-13 15:36:03
2025-11-14 21:36:49
观察者网 incentive-icons
观察者网
全球视野,中国关怀
127854文章数 18493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头条要闻

男子将昏迷妻子扔下土崖致死 女方13天前起诉离婚被驳

头条要闻

男子将昏迷妻子扔下土崖致死 女方13天前起诉离婚被驳

体育要闻

40岁C罗肘击染红 离场时怒骂对手主帅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态度原创

家居
艺术
时尚
本地
房产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艺术要闻

伟人写给宋庆龄的信:狂草艺术的巅峰之作

秋天穿衣真的一点都不难!从这些穿搭中收获灵感,舒适又耐看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江声浩荡阅千年,文脉相承看芜湖

房产要闻

共话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新思维与新机遇|蓝湾财富论坛精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