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福建舰暴击美国!130亿福特号趴窝,中国航母用30年狠狠打脸霸权

0
分享至

福建舰暴击美国!130亿福特号趴窝,中国航母用30年狠狠打脸霸权

2025年11月5日,三亚军港那叫一个热闹,旌旗飘得老高,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正式入列,舷号18。

这一下,人民海军彻底迈入“三航母时代”,全网直接炸了锅。

你刷到那个电磁弹射的视频没?30吨重的歼-35隐身战机,2秒内从静止直接飙到300公里时速,跟火箭发射似的,网友都说“这画面放电影里都得是大特效,比科幻片还过瘾”。

不光咱们国人沸腾,全球军事圈都炸开了锅。

美联社急着发报道,字里行间全是复杂劲儿,美国网友更是吵翻了天,有人焦虑“再这么下去,美国海上霸权要保不住了”,还有个极端的留言火了:“要么把福建舰击沉,要么我们就得学着用筷子”。

这话听着离谱,但实打实反映了他们的慌,以前说一不二的海上老大,现在终于遇到对手了。

说句实在话,这波操作真不是吹,咱们用常规动力就搞定了电磁弹射,还顺带把美国的核动力航母福特号给比下去了,这波逆袭太提气!

你发现没,衡量电磁弹射牛不牛,核心就看两个字:靠谱。

美国福特号砸了130亿美元,本想当全球老大,结果成了“烫手山芋”,毛病不断。

早期测试的时候,福特号3975次弹射就出了22次故障,平均181次就趴窝,远低于当初承诺的4166次无故障标准。

更尴尬的是,这艘号称全球最先进的核动力航母,至今都没法稳定弹射F-35C隐身战机,得等到2027年升级后才有可能实现。

而且福特号简直是“吞金巨兽”,一天的维护费就高达1000万美元,每次大修需要326万个工作日,相当于1万人不眠不休干326天。

船上4660名官兵,每天要吃掉16吨食物,光是厨师就有100人,单日食材花费就180万人民币,这哪是养航母,简直是烧钱无底洞。

再看咱们福建舰,数据直接碾压。

海军工程大学披露,咱们的电磁弹射器已经完成多型舰载机一次性零故障弹射,故障率低至1/3200,海试时120次弹射全成功,比福特号靠谱太多。

更牛的是出动效率,福建舰45秒就能完成一次充放电循环,一天能弹射270架次飞机,是山东舰的5倍,比福特号的设计目标还高。

现在歼-15T、歼-35、空警-600三型舰载机都已经完成弹射起降,形成实战能力了。

关键是福建舰的建造速度也吓人,从2022年6月下水到2025年11月入列,只用了1200多天。

而福特号2013年下水,2017年才服役,到现在都没完全形成战斗力,这对比简直太鲜明了。

我跟你讲,福建舰每一次成功弹射,都在告慰那些年咱们受的憋屈。



这一切的起点,是一张让无数国人看了鼻酸的老照片。

1980年,64岁的刘华清将军登上美国小鹰号航母。

他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中国能有自己的航母,想近距离看看人家的弹射器,结果被美军用警戒线拦住了。

这位日后推动中国航母事业的老将军,只能踮着脚尖、伸长脖子使劲往前望,那背影看着特别辛酸,像个想看清橱窗里玩具却够不着的孩子。

后来他在回忆录里写下:“如果中国没有航母,我死不瞑目”,这十几个字,戳中了多少中国人的痛处。

谁能忘记1993年的“银河号”事件?咱们的货轮在公海上好好航行,就因为美国一句“怀疑载有化学武器”,被逼停漂泊了33天。

船上的船员吃不上新鲜蔬菜,喝着淡化的海水,心里憋着的委屈没处说,最后还得“邀请”对方上船检查。

为啥这么被动?就因为当时咱们的海军走不出去,“道理”只在岸炮射程之内,拳头不够硬,说话就没分量。

2001年4月1日,那个让人心痛的日子。

英雄王伟驾驶着81192号战机,去拦截抵近侦察的美机。

美机无视警告突然转向,把王伟的飞机撞毁了。

他最后说的是“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然后被迫跳伞坠海,壮烈牺牲。

十万军民搜寻了14个昼夜,还是没能找到他,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3岁。

王伟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能驾驶战斗机从中国自己的航母上起飞。

可那时候,咱们没有能在海上移动的家,没有航母供他降落,这成了一代人的锥心之痛。

我跟你说句实在话,没有航母的日子,咱们真的太被动了。

辛苦生产的商品要运到国外,赖以生存的进口石油要从海上运回来,这一切都得在别人的“规矩”里打转,人家说咋样就咋样,咱们根本没话语权。

所以从辽宁舰改造、山东舰自主建造,到福建舰直接冲击最先进的电磁弹射,中国人憋了几十年的劲,就是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再也不受别人的气。

从另一个角度看,福建舰的成功,从来不是某一项技术突然爆发,而是咱们整个工业体系厚积薄发的结果,藏着咱们独有的智慧。



美国福特号其实走了弯路,他们选了“中压交流+飞轮储能”的路线,电能得来回转换三次,不仅损耗大,还容易出故障。

咱们的科研团队没跟风,另辟蹊径,马伟明院士带领团队攻克了世界首个大容量中压直流系统,还搭配了飞轮+超级电容混合储能,电能一步到位,能效比美国高30%。

马伟明院士可是咱们的“国宝级”专家,当年他顶着压力选这条难走的路,身边不少人质疑:“英美都没这么干,咱们能行?”他斩钉截铁地说:“搞科研就得担风险,只要是国防建设所需,天大的风险也要干!”经过8年磨一剑,攻克了上百项关键技术,终于把这个世界级难题给解决了。

他还说,美国现在才开始预研中压直流,要赶上咱们,至少得十几年。

可能有人听不懂啥是中压直流系统,说白了就是航母的“电力总闸”。

交流系统像家里老电路,电压忽高忽低还容易出问题;直流系统就像新换的智能总闸,电压稳定,没有谐波干扰,能稳稳支撑电磁弹射这种瞬间需要30-50兆瓦的大功率负载,还省空间、好维护。

更厉害的是,这套尖端技术里,藏着“基建狂魔”的家底。

特高压电网的控制技术,用到了航母电力系统上;高铁的“牵引变流”技术,给电磁驱动赋能;新能源产业的超级电容,成了储能核心。

还有湘电股份的中压直流系统、中国动力的混合储能、贵绳股份的高强度阻拦索,这些民用领域的成熟技术,层层叠加就成了军工利器。

而且军工技术还能反哺民用,舰用电力技术用到了海上风电,钽电容技术塞进了新能源汽车,形成了完美的技术循环。

这就是咱们的“军民融合”,用民用市场规模摊薄军工成本,再用军工需求倒逼民用产业升级,美国花大钱买技术,咱们靠整个工业体系自己孕育,这差距一下就拉开了。

现在这套电磁弹射技术还实现了模块化,连4万多吨的两栖攻击舰四川舰都能适配,未来咱们的核动力航母,技术基础早就打好了。

福建舰入列,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

从刘华清将军踮脚望航母,到今天歼-35从福建舰弹射升空;从“银河号”的无奈漂泊,到“81192”的悲壮诀别,再到如今三航母守护海疆,中国人用几十年时间,完成了从“望尘莫及”到“同台竞技”的跨越。

这背后不是运气,是自主创新的韧劲,是军民融合的智慧,更是一个民族不愿再受欺辱的骨气。

海洋从来不是护城河,强大的海军才是。

福建舰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技术突破的自豪,更是每个普通人都能感受到的、稳稳的安全感。



以后咱们在海上说话腰杆硬了,这就是大国重器的意义,这就是中国人的底气!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天气来袭 中东部地区大风降温显著

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天气来袭 中东部地区大风降温显著

中国气象局
2025-11-13 16:58:41
最新后续!马库斯没得到道歉赔偿,破坏小屋的贾某被扒,态度恶劣

最新后续!马库斯没得到道歉赔偿,破坏小屋的贾某被扒,态度恶劣

青梅侃史啊
2025-11-14 21:34:57
老板突然转给我公司20%的干股,条件是每天凌晨三点给他打个电话

老板突然转给我公司20%的干股,条件是每天凌晨三点给他打个电话

涛哥讲堂
2025-11-14 14:26:44
妇产科的八卦到底有多离谱?网友:上班就喜欢看这种帖子

妇产科的八卦到底有多离谱?网友:上班就喜欢看这种帖子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11 00:05:03
布冯说意大利输挪威是因国米输欧冠?贝尔戈米:他能说得优雅些

布冯说意大利输挪威是因国米输欧冠?贝尔戈米:他能说得优雅些

懂球帝
2025-11-14 17:44:16
德国2-0客胜卢森堡,沃尔特马德梅开二度,萨内送助攻

德国2-0客胜卢森堡,沃尔特马德梅开二度,萨内送助攻

懂球帝
2025-11-15 05:42:23
联合国秘书长将改选,中美杠上了,中方不排除连续否决美支持人选

联合国秘书长将改选,中美杠上了,中方不排除连续否决美支持人选

史智文道
2025-11-14 21:14:14
高市早苗彻底栽了:日本去G7告中国的状,G7的反应令人感到很意外

高市早苗彻底栽了:日本去G7告中国的状,G7的反应令人感到很意外

娱乐的宅急便
2025-11-14 11:28:22
中方刚发掉脑袋警告,美媒提醒日本,敢走错半步,遭导弹雨包围

中方刚发掉脑袋警告,美媒提醒日本,敢走错半步,遭导弹雨包围

司马平邦
2025-11-14 17:51:48
不满前夫丁克果断离婚,转头嫁画家丈夫,51岁高龄怀孕 今儿女双

不满前夫丁克果断离婚,转头嫁画家丈夫,51岁高龄怀孕 今儿女双

阅识
2025-11-15 04:52:18
“快来逮捕我”,沈伯洋窜德发挑衅,不到24小时,大陆对其出重拳

“快来逮捕我”,沈伯洋窜德发挑衅,不到24小时,大陆对其出重拳

阿校谈史
2025-11-15 05:19:40
范德法特:C罗真心觉得自己很帅,他洗漱包里有很多护肤液

范德法特:C罗真心觉得自己很帅,他洗漱包里有很多护肤液

大中国
2025-11-15 05:43:24
你太晚明白的人生道理是啥?网友:任何关系走得太近都是一种灾难

你太晚明白的人生道理是啥?网友:任何关系走得太近都是一种灾难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12 15:25:17
拒绝俄被冻结资产援乌方案后 比利时首相会晤冯德莱恩

拒绝俄被冻结资产援乌方案后 比利时首相会晤冯德莱恩

财联社
2025-11-15 04:40:03
韦德向卢卡领衔的湖人发出直言不讳的警告,直指勒布朗相关问题

韦德向卢卡领衔的湖人发出直言不讳的警告,直指勒布朗相关问题

吴蛛旅行ing
2025-11-15 04:02:02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来科点谱
2025-10-24 09:25:32
重要名单来了!四川这些县(市)有望迎来大发展

重要名单来了!四川这些县(市)有望迎来大发展

城市谋略家
2025-11-14 11:18:28
高速失速频发,上汽大众多款车型陷入集体维权风波

高速失速频发,上汽大众多款车型陷入集体维权风波

鲁网淄博
2025-11-13 18:26:31
境外收入申报缴税动真格 有人补税近700万!

境外收入申报缴税动真格 有人补税近700万!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4 23:16:01
“天上人间”的瓜!

“天上人间”的瓜!

书中自有颜如玉
2025-11-14 07:57:34
2025-11-15 06:43:00
温读史 incentive-icons
温读史
读历史,众生皆苦,温读历史,人人皆乐。
3029文章数 7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国防部:日方若胆敢铤而走险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头条要闻

中方连发六张双语海报@高市早苗 媒体:总该看懂了吧

体育要闻

7-0狂胜!15万人口小岛离世界杯只差1分

娱乐要闻

王家卫让古二替秦雯写剧情主线?

财经要闻

财政部: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

科技要闻

京东“失去的五年”后,找到新增长了吗?

汽车要闻

小鹏X9超级增程动态评测全网首发 高速实测车内65分贝

态度原创

时尚
艺术
亲子
手机
公开课

“羽绒服+半身裙”,混搭风太好看了!保暖又气质!

艺术要闻

中国唯一建在温泉上的城市,常年22℃,银杏美了千年

亲子要闻

细思极恐!全球1.14亿孩子患高血压,3大原因你娃可能都有!

手机要闻

双11霸榜后再爆!iPhone17激活破1000万,Pro Max凭新造型占近4成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