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
眼肿瘤防治的挑战与机遇
整理:ww
审核:范先群院士
眼肿瘤虽属罕见肿瘤,但其对患者视功能及生命的威胁不容小觑。由于眼肿瘤诊疗的专业性强,全球范围内诊疗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许多患者难以获得规范化的诊断和治疗。
在2025年中国整合肿瘤学大会(CCHIO)会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院士接受专访,就眼肿瘤的国际合作、医工交叉创新和人才培养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范院士指出,整合理念将为眼肿瘤这一专业领域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推动国际协作:共建“一带一路”眼肿瘤防治体系
范先群院士作为“一带一路”眼健康联盟主席,对本次CCHIO大会的整合理念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这一理念为推动国际肿瘤防治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范院士表示,眼肿瘤作为一类特殊的肿瘤疾病,不仅影响患者视力,更危及生命,其防治工作需要全球协作。
“眼肿瘤的诊疗需要多方合作,”范院士强调,“‘一带一路’眼健康联盟致力于推动沿线国家在眼病防治领域的合作,其中眼肿瘤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他进一步阐述,联盟将把中国在眼肿瘤诊疗方面积累的经验与沿线国家分享,通过共同努力,提升沿线国家的眼肿瘤防治水平,让更多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
范院士特别指出,这种国际合作不仅有助于提高医疗水平,更能促进诊疗标准的互通与技术的共同进步。他期待通过持续的合作交流,构建更加完善的国际眼肿瘤防治网络。
创新培养模式:培育复合型医学人才
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范先群院士有着深刻的见解。他指出,肿瘤防治既需要专科深度,又需要多学科广度。“人体的绝大多数器官都会发生肿瘤,眼睛也不例外。”范院士解释道,“从眼睑到眼内,从眼球后到视神经,都可能发生肿瘤,而眼肿瘤是危害最大的眼科疾病之一。”
范院士强调,优秀的医学人才培养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关键。作为医学院校的管理者,他提出:“医学院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杰出的医学创新人才。”这一理念具体体现在培养能够解决临床疑难问题的医生和能够开展前沿研究的医学科学家。
在培养模式创新方面,范院士重点介绍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今天的疾病诊治需要整合的理念,多学科交叉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上海交大医学院为例,学院开创性地推行MD加PhD的培养模式,让学生先获得临床医学博士学位,再带着临床问题进行研究深造。
“这种培养模式的初衷,是希望学生能够带着临床问题进行研究,将研究成果回馈临床,最终造福患者。”范院士表示,这种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有助于培养出既懂临床又懂研究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满足现代肿瘤防治的需求。
结语:整合创新,共创眼肿瘤防治新未来
从国际协作到技术创新,再到人才培养,范先群院士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以整合为特色、以创新为动力的眼肿瘤防治新图景。通过建立"一带一路"协作网络、加速医工交叉转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的眼肿瘤防治事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唯有继续深化整合理念,推动眼科精准医学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才能为全球眼肿瘤患者提供更优质、更可及的诊疗服务。范院士最后表示:"期待通过CCHIO这样的平台,汇聚更多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我国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
专家简介
![]()
范先群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
视觉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
亚太眼肿瘤眼病理学会前主席
亚太眼整形外科学会第五届主席
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
亚太眼科科学院院士
英国皇家眼科学院院士和爱丁堡皇家外科学院荣誉院士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以第一完成人获两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亚太眼科科学院首届创新者大奖、亚太眼科最高学术成就奖“De Ocampo Lecture”
责任编辑:猫猫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