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风华(原黄陂观察、陂人陂事),黄陂原创良心公众号,用心观察黄陂,用情推介黄陂
![]()
文章导读:
2013年,国家批准了第一个国家级临空区-郑州航空港试验区,截至2020年,7年的时间里,国家密集批准了1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2021年之后,国家就没批准临空区了)
如果湖北当时不把孝感和东西湖拉进来,而是只申报黄陂区域内临空区的话,武汉的临空区或许有极大可能在2020年之前就批准了,如果是这样,今日的黄陂GDP 大概率 超过了东西湖,仅次于光谷和武汉经开
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湖北和武汉,是如何规划武汉临空经济区的吧
2008年
武汉市政府正式印发《武汉临空经济区总体发展规划》
2013年
湖北省成立汉孝临空经济区建设协调指挥部
2016年
湖北省公布《武汉临空区建设若干指导意见),武汉临空区分为三个层次,核心为天河机场周边,外围扩展至孝感和东西湖区
2017年
坊间传说,武汉临空区申报没有通过,国家要求临空区封闭管理,武汉这种跨市跨区的方案需要修改
2019年
武汉市再度启动临空区规划,范围限定在黄陂西南,由武汉临空投资集团负责
2021年
当年底,武汉市正式向国家发改委提出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的申报
2023年
国家发改委在回复人大代表关于设立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的建议时,说原则上已经同意,但需要由国家示范项目领导小组最终批准
2024年
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内,绿地集团代为建设的天河国际中心项目由武汉城市投资集团接手,华中师范大学新校区落户
目前,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规划范围内大的项目,黄陂基本不怎么投资建设了(黄陂只负责一些投资不大的工程,比如换个路灯,修个几百米的马路等,像航城大道等几条马路延长至汉口的工程,全部由武汉国有企业负责)
![]()
问题来了,湖北省当年为什么一定要把东西湖和孝感拉入武汉临空经济示范区呢?
武汉市的财政体制,和广州是不同的
广州管辖的郊区,税收全部交给广州,然后广州的税收全部交给广东省,广州的财政支出由广东省统一安排
这种制度下,过去广州比较吃亏,广州一个市养活了整个广州省,但如今做大做强省会的趋势下,广东省返回给广州的财政甚至比广州上交的还多(广东省拿其他地级市上交的税金扶持广州市的发展,这方面,成都表现得更明显,整个四川省都在扶持成都市的建设)
这种体制下,广州郊区,例如番禺和花都的建设,也是广州市负责(我赚的钱全部交给你了,你当然必须养活我)
武汉的郊区,比如黄陂,只交一点税收给武汉,自己留下大部分(武汉市可以甩掉黄陂新洲江夏蔡甸建设的包袱,从而全力建设市区和开发区),然后黄陂还要上交税收给省里以及中央
武汉的税收一部分上交给中央,小部分给湖北省,大约一半左右留着自己用(武汉属于二级财政城市,理论上只上交中央,不交给省里),武汉模式下,黄陂江夏等郊区基本是自力更生(你钱不全部交给武汉,武汉当然不会养你)
数据:2023年,武汉市一般预算收入(包含了国税部分) 为2961.42亿元,上交中央以后,武汉地方一般预算总收入(地方可以自己支配的财政)为1601.2亿元,而黄陂当年的地方预算收入只有60多亿,差距巨大
![]()
湖北省为了能收到武汉郊区更多的税收,自然和武汉市之间存在争抢项目的问题(大项目放在东西湖,湖北省可以拿到税收,如果放在经开等地方,湖北省相对而言得到的税收会少很多,大头都被武汉拿走了)
如果武汉临空经济区,包含孝感和东西湖,那么武汉市就没办法像武汉经开那样,将临空区收归武汉市管理(收归武汉市,税收都是武汉的,比如武汉经开,土地虽然属于蔡甸,但税收不会给蔡甸一分钱)
如果武汉临空属于黄陂、孝感管辖,那湖北省就能从临空区收到更多的税收
光谷,为什么拼命往鄂州发展,要建设武汉新城?就是因为包含了鄂州以后,你武汉市就没办法说新城只属于武汉了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神仙打架,小G遭殃!
黄陂
黄陂
品读黄陂
黄陂
黄陂风华
从老百姓的视角观察黄陂
影响130万黄陂人的优质公众号
主编:黄陂散人
此位置广告合作,有意者请添加小编微信号:mana9141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