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钢筋水泥梦碎昔日荣光
高层电梯房曾是城市天际线的骄傲,是中产家庭的标配,也是现代化生活的缩影。
可谁能想到,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库存积压、成交低迷,房价一路缩水,业主们更是被各种问题缠得焦头烂额。
曹德旺早年间那句“房子不过是钢筋水泥的堆积,无法生出价值”的话,如今听来像一记警钟,仿佛早就预示了这场“钢筋水泥梦”的破碎。
曾经承载无数家庭梦想的空中楼阁,怎么就一步步走到了今天这步田地?
![]()
城市化浪潮中的高层崛起
这一切的起点,要从那场席卷全国的城市化浪潮说起。
那会儿城市人口激增,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开发商没了横向扩张的空间,只能把目光投向天空——高层电梯房就这样成了必然选择。
它们像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着光,电梯取代楼梯成了日常,楼下的花园、健身房成了标配,妥妥的现代化生活模板。
中产家庭挤破头想往里钻,觉得住在这里才算真正融入了城市。
这些高楼确实没让人失望,一下子把居住密度提了上去,一块地上能住过去好几倍的人,土地利用率高得惊人,成了城市建设里当之无愧的“功臣”。
![]()
全民狂热追高市场巅峰
那会儿房地产市场火得发烫,高层电梯房成了香饽饽。
房价像坐了火箭,一年一个价,好地段的楼盘开盘就得靠抢,凌晨排队拿号是常事,有人加价几十万都未必能买到。
普通家庭挤破头想上车,掏空六个钱包凑首付,背上二三十年房贷也觉得值——毕竟在大家眼里,这不仅是套房子,更是身份的体面:视野开阔、采光足,站在阳台往下看,整个小区的花园都在脚下,多气派。
那会儿谁要是说“高层房不好”,准得被笑“不懂行”,连菜市场大妈都知道,买高层就是买稳赚不赔的投资,放着就能生钱。
![]()
买房公摊那些坑
可住进去才发现,这“空中楼阁”藏着不少坑。
最让人窝火的就是公摊面积——高层电梯房公摊率普遍高达25%到30%,买100平米的房子,实际到手可能只有70多平,楼道、电梯间、消防通道全算在业主头上。
当初销售吹的“得房率高”,原来都是文字游戏。
隐性成本更是像雪球越滚越大:物业费比多层房高一大截,电梯年检、水泵维护、公共照明,哪样都得花钱。
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024年这类房源物业费里,光是设备维护就占了22%,而且这比例还在以每年8%的速度涨。
有人算了笔账,一套100平米的高层房,每年物业费加上隐性维护支出,比同地段多层房多掏近三千块,住得越久,亏得越多。
业主们这才明白,曹德旺说的“钢筋水泥无法生值”是啥意思——这些公摊和维护成本,早把房子的“升值空间”啃得干干净净。
![]()
电梯老化藏安全隐患
电梯是高层的“生命线”,可这“生命线”正变得越来越脆弱。
用了十几年的老电梯,三天两头出故障:突然卡在楼层中间、运行时晃得人站不稳、开门关门“嘎吱”响,都是常事。
有业主吐槽,住20楼,电梯坏了三天,每天爬楼膝盖都肿了,老人孩子根本不敢出门。
数据更吓人:全国使用超15年的老旧电梯占比已经达到28%,事故率以每年12%的速度往上蹿。
![]()
想换电梯?没那么容易。
广州一个小区4部电梯要整修,从申请维修基金到找施工队,再到完工,前前后后耗了半年,期间业主要么爬楼,要么挤一部临时备用梯,早晚高峰能排半小时队。
安全隐患不止电梯。
高层楼逃生路径就一条——楼梯,可真要出事,这条“生路”常常不顶用。
消防通道堆杂物是老问题,有人甚至把电动车停在楼道充电;
真着火了,烟往上蹿得比人跑得快,20层以上的住户,等消防员架云梯上来,黄花菜都凉了——
有小区居民说,住33楼,每次看火灾新闻都揪心:“万一停电又着火,跑都没地方跑,只能在阳台喊救命?”
![]()
居住难题 拆不起的痛
部分高层小区为了多盖几栋楼,楼间距压得特别近,中低层住户一天见不着几小时太阳。
杭州西湖区一个小区,10层以下的业主夏天都得开着灯吃饭,有人晒被子得算准正午那半小时,晚了就没位置。
社区医院医生说,这两年小区里老人小孩维生素D缺乏的病例多了三成,“光照不够是主要原因”。
住高楼层的也没好到哪去,电梯一坏就得爬楼,20楼的住户提桶水上楼,到家胳膊都抬不起来。
更头疼的是拆迁改造。
![]()
一栋30层的楼,光住户就上百户,改电梯得全体同意,修外墙要凑钱,有人嫌贵不肯出,有人着急用吵翻天,协调半年都没结果。
有开发商算过,拆一栋高层电梯房,光补偿款就得几亿,再加上重建成本,还不如去郊区拿新地划算。
低层旧小区加装电梯、刷外墙,政府补贴点、业主凑点就搞定,高层小区改造简直是“不可能任务”,时间长了,外墙掉皮、管道漏水,住着越来越糟。
![]()
价值平庸化与未来展望
2025年市场还在调整,一线城市高层库存积压40%,成交比去年萎缩15%。
曾经抢破头的房源,现在挂半年都卖不掉,挂牌价降了20%还没人问,有些老小区外墙掉皮、电梯三天两头坏,楼道堆着杂物,住着像“贫民窟”,年轻人不爱买,中介都懒得推。
这哪是房子贬值,分明是“钢筋水泥梦”醒了——当初只盯着“高度”,忘了住得舒不舒服、能不能长久住下去,城市发展太急着盖楼,没考虑几十年后的维护和更新。
以后盖房子,该多想想人要怎么住:别光堆楼层,楼间距留宽点,配套跟得上,老了好修、坏了好拆,让房子真能住一辈子,而不是住几年就成“烫手山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