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首场寒潮即将来袭
此轮寒潮影响范围广、降温剧烈
冰冻线将推进至南方地区
上海会有多冷?
寒潮来袭
16-18日上海将出现明显大风和降温天气。48小时最低气温降幅可达9~11度。市区最低气温降至4~5度,郊区0~2度,局部地区有薄冰,大部郊区将出现初霜冻。16日夜里到18日白天有持续偏北大风。
01
双休日天气
周六上海晴到多云,气温在12~20度之间。周日白天申城多云为主,最高气温可上升至23度,是近期高点。双休日早间北部和西部郊区可能出现大雾天气,白天总体适合洗晒和出游。周日夜间天气将发生变化。
![]()
![]()
全国降水预报
02
下周寒潮来袭
![]()
受今年入秋以来首场寒潮影响,16-18日上海将出现明显大风和降温天气。周日(16日)白天还是暖暖的秋,下周一就是另一幅面孔:天空阴沉,气温一路下跌,北风凛冽,体感明显变冷。周二全天气温在9度以下,完全是冬日体感。具体↓↓↓
(一)气温骤降
16日半夜开始强冷空气影响本市,预计48小时(16-18日)最低气温降幅达9~11度。市区最低气温降至4~5度,出现在18-19日。 19-20日 郊区最低气温仅0~2度,局部地区有薄冰,大部郊区将出现初霜冻。20日白天强冷空气影响趋于结束,气温开始回升。预计下周后期最高气温重返15度以上。
![]()
(二)风力大增
16日夜间到18日白天,本市将出现持续偏北大风。陆地最大阵风7~8级,沿江沿海地区和长江口区8~9级,洋山港区和上海市沿海海面9~10级。18日夜里风力趋于减弱。
(三)降水较弱
16日夜间到17日上午,受冷空气前锋过境影响,本市云系较多,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短时阵雨;之后上海转受地面高气压控制,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
寒潮防范攻略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现象,简单来说,寒潮就是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气温骤降易引发疾病,“宁宁”在此提醒:寒潮降临,注意保暖!
防寒,主要保护好这7个身体部位
1. 双脚(包括脚踝)

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脚冷则全身冷”。人体肾经、脾经、肝经、胃经、胆经、膀胱经都过足部,由于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血液供应往往不足。
保暖小方法→
自身热能不够,就要求助“外援”啊!最好的办法是每天用热水泡脚,促进周身血液循环,使全身都暖和起来。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2℃左右最佳,同时可按摩脚掌的涌泉穴。
2. 腰部
![]()
腰部第二怕冷,腰为肾之腑,一旦它觉得冷就会立刻给咱们“闹情绪”,很多女性宫寒严重,本来就容易腰痛,如果再让它着凉,会加重痛经、月经紊乱等问题的出现。
保暖小方法→
无论男女,天冷时一定不要让腰部裸露。平时可用双手搓腰: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位于第三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凹陷处),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做50~100遍。
3. 头部
![]()
虽说头为诸阳之会,百脉相通,相对来说不怕冷,但是头部一旦受到寒邪侵袭,也易引发感冒、鼻炎、头痛等问题。
保暖小方法→
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是能盖住前额的。头部出汗后不要立刻摘下帽子,应先到室内慢慢消汗,避免冷风直吹。此外,可以每天清晨梳头百余次,使头皮微热,有利于头部经络气血通畅,促进诸阳上升,气血不衰。
4. 脖子
![]()
脖子是人体的“要塞”,上承头颅,下接躯干,还是咽喉要道,这使它格外娇贵,一旦受寒,颈椎病、头痛等就会接踵而来。
保暖小方法→
冬天最好穿立领装,尤其是老人,外出一定要戴围巾,对预防高血压、心血管病有好处。平时经常艾灸大椎穴(第七颈椎棘突下),艾灸时间最好在十五分钟,艾灸前后一定注意多补充水分。
5. 膝部
![]()
膝部受凉可导致关节局部肌肉和血管收缩,引起关节疼痛。
保暖小方法→
保护膝关节的关键是保暖防寒,以前就有关节疼痛的朋友,记得戴上护膝,或选择膝部加厚的裤子,注意运动不要过量。除了冬季,雨雪天、夏天空调房中也都不能让膝关节受凉、受潮。
6. 耳部
![]()
耳朵体积小,接触空气的面积大,热量很容易散发。外加耳朵皮肤薄,耳廓缺少皮下脂肪的保护,极易长冻疮。
保暖小方法→
外出一定要给它们“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罩,或用宽大的帽子、围巾遮住耳朵。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可以迅速用手搓一下耳朵,让其快速回暖。坚持每天早、中、晚按摩揉搓耳廓,每次约5至10分钟。
7. 鼻子
![]()
鼻子也裸露在外,受寒会容易导致流鼻涕、打喷嚏。鼻炎的患者容易加重病情。
保暖小方法→
外出时可以戴个口罩,天冷时,可每天按摩鼻翼,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搓热后,沿鼻梁、鼻翼上下按摩30下。早起前、晚睡前各做1次,可增强鼻部血液循环,提高耐寒能力。
这三类人群,注意加强防护
强冷空气过境时,气温短时骤降,同时伴有大风。以下几类人群需要格外警惕,加强防护。
![]()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寒冷会刺激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心脏负荷加重,极易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中风)。此类人群务必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注意保暖,保持情绪稳定。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
冷空气会直接刺激呼吸道,容易引发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急性发作。建议外出佩戴口罩,既能保暖,又能过滤病原体。
▶老年人
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对温度变化不敏感,更容易发生低体温症;雨雪天气跌倒风险增加,家属应多加关照,确保其居住环境温暖、地面干燥防滑。
![]()

部分图片来源于千库网
综合自上海发布、上海天气发布、国家应急广播
整理/编辑:毕扬静
责编:颜文彬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