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回望2010年踏入律师行业至今,十五载春秋,见证了行业的激荡变迁,也亲历了个人执业生涯的起伏转折。2017年与策略结缘,如同在喧嚣尘世中遇见志趣相投的旅伴;而2024年携手成立策略苏州分所,则是在岁月的沉淀与共同的坚守中,开启了一段令人振奋的二次创业征程。这份事业的新生,源于对过往困境的深刻反思,更源于对理念契合与未来价值的坚定信念。
第一次创业的挫折
理念不合的沉重枷锁
第一次创业开律所的经历,曾让我满怀期待,最终却陷入深深的无力感。最核心的问题,并非源于市场的残酷或业务的艰难,而是与初始合作对象之间那难以弥合的理念鸿沟。合伙人观念陈旧,律所运营模式固化在传统路径依赖中:管理家长制作风浓重,决策缺乏透明;业务拓展固守人情关系网,忽视专业深耕与品牌建设;分配机制偏向短期利益,压抑了团队协作与青年律师成长空间。这仿佛一套无形的枷锁,让每一次关于律所发展方向、管理模式或技术应用的讨论,都变成理念的激烈碰撞与消耗。
我渴望拥抱变化,推动专业化、团队化、适度规模化的现代律所治理,却如同在泥沼中前行,举步维艰。眼睁睁看着律所发展陷入停滞,那份壮志未酬的失落与焦虑,正是在这事业的低谷与内心的迷茫时刻,拨通了策略律所谢会生主任的电话,就是这通电话如同一束穿透阴霾的光。
新生的契机
理念契合下的信任与果断
与谢主任相识于2017年,8年间虽无合作,但其为人处世的格局、对律师职业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前瞻视野,早已在我心中烙下认可的印记。
我一直和身边的律师朋友玩笑式地说,"在待人接物方面我是1.0版的谢主任",这份认可既是源自内心的渴望,也是基于长期观察和积累的信任,是此次合作最宝贵的基石。当机会降临,决策竟显得如此“简单”而水到渠成。仅在两次深入而高效的电话沟通后,基于对彼此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和对未来蓝图清晰一致的构想,我们便毅然决定携手同行。这并非草率,而是高度信任与深刻默契下的当机立断,是“道同”者必然“相为谋”的生动体现。
契合的力量,从个体默契到组织共振。真正展开合作后,惊喜不断涌现。契合感不仅存在于我与谢主任之间,更如活水般渗透到新律所的每一个角落:
01
价值观深度共鸣
我们共同坚信“待客户以诚信、待案件以担当、待同仁以友善”是不可动摇的执业根基,策略人肩负着“助力客户,推动法治”的使命,矢志成就策略——成为最专业的律所,成就自己——成为最受人尊敬的律师!在案件处理、客户沟通、内部管理中,这些原则是自然而然的行为准则,无需刻意强调。
02
文化理念无缝融合
策略律所倡导并践行的“立足专业化、紧密团队化、管理规范化”文化,与我内心认同的做人做事风格产生了强烈共振。这里没有森严的等级壁垒,鼓励专业观点的平等交流;推崇团队协作的力量,共享知识与经验被视为美德;拥抱创新与变革,对探索更优的服务模式和管理方法充满热情。
03
管理制度理念一致
在构建律所核心制度——尤其是关乎公平正义与长效发展的利益分配机制和人才培养晋升体系时,我们的思路高度一致:既要体现公平激励,更要着眼长远,为青年律师提供清晰、广阔的成长平台,为团队协作预留足够的制度空间。
这种从核心领导者到组织肌理的全方位契合,释放出惊人的凝聚力与创造力。它让复杂的管理协调变得顺畅,让艰难的决策过程达成共识,让团队在面临挑战时能迅速拧成一股绳。这也是策略苏州分所短时间内吸引大量优秀青年律师加入的最强劲的引擎。
策略苏州分所的定位与基石:专业为本,温度相伴。基于过往的教训与当下的契合优势,我们将苏州分所明确定位为一家以精进专业能力为根基、以深度客户服务为核心、以创新管理模式为驱动、充满人文关怀与进取精神的精品化律师事务所。
“专业”与“温度”的融合:我们深刻认识到,卓越的法律专业能力是律师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不可妥协的底线。同时,在冰冷的法条与复杂的纠纷背后,是活生生的人和企业的焦虑与期盼。因此,“做有温度的法律人”成为我们自觉的追求——在交付严谨法律意见、提供高效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始终秉持同理心,重视沟通,关怀客户体验,让专业服务蕴含人性的温暖。专业铸就信任的基石,温度则让这份信任历久弥坚。
人才是最宝贵的核心资产,我们将持续吸引并精心培育志同道合、专业精湛、富有激情与责任感的优秀法律人才。构建更加科学、透明的职业发展体系和具有竞争力的激励机制,营造尊重、包容、支持创新的工作氛围,让每一位伙伴都能在此找到归属感、成就感与持续成长的空间。一支价值观统一、能力互补、紧密协作的优秀团队,是律所实现一切愿景的根本保障。
未来蓝图
立足当下,迈向卓越
站在新的起点,眺望未来五年的发展路径,我们满怀信心地擘画以下蓝图:
01
业务精耕与适度拓展
在未来3年内,聚焦并持续深耕2-3个核心业务领域,力争在区域内形成显著的专业辨识度与领先优势。组建真正的专业化团队,而非律师个体的简单集合。
02
品牌塑造与价值传递
将“专业精进”理念融入每一个客户触点。记录并传播(经客户同意)那些体现我们超越纯法律技术、真正为客户化解难题、带来希望的服务故事;积极参与有影响力的公益法律服务项目,践行社会责任。让“诚信 担当 友善 精进专业”成为客户心中对我们最深刻的烙印。
03
协作文化制度化
通过明确的制度设计(如跨团队项目奖励机制、明确的内部协作收费指引)和律所主任、合伙人的持续示范,破除“个人作坊”思维,强力塑造和巩固“共享共赢、团队作战”的文化基因。鼓励专业互补,打破无形壁垒。
注重在核心价值传承下的领导梯队建设。为有潜力的中青年律师提供更多承担管理职责、参与战略讨论的机会,确保律所生命力与核心文化的生生不息。
展望未来,能与理念高度契合、彼此深度信任的策略伙伴并肩在创业的疆场拓土开疆,实乃职业生涯之大幸。这份基于共同价值观和清晰愿景的携手,赋予了我们超越个体局限的磅礴力量。
前路虽非坦途,然志同道合者众,未来必是可期。让我们秉持共同的信念,以专业为帆,以温度作桨,在这充满变革的时代浪潮中,携手并肩,驶向那片属于我们,也属于法治未来的星辰大海。
作者介绍
![]()
吴梦秋律师
北京策略(苏州)律师事务所主任。从事法律行业近10年,常年担任苏州工业园区大学讲师并参与了学校的课程共建,横向课题的项目建设,校本教材的建设,拥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业务领域:建设工程、金融、民商事诉讼
以处理上市及拟上市公司复杂疑难诉讼、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为主,同时精于投行金融、企业股权保护等资本市场法律专业领域的业务 ,尤其在并购重组、新三板挂牌、企业股权架构设计、投融资并购业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长期提供专业法律服务的企业有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 苏州凯尔博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集团(江苏)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电子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建院营造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拟上市公司及大型建筑公司。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