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外景(资料图)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1月14日发布报告称,过去33年间(1991年—2023年)全球农业因自然灾害累计损失达3.26万亿美元,平均每年损失约990亿美元。报告指出,干旱、洪水、虫害以及海洋热浪等灾害严重扰乱了粮食生产、农民生计与营养安全。
这份题为《2025年灾害对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影响》的报告,是迄今为止对全球农业灾害影响最全面的评估报告。报告显示,灾害已导致全球农作物损失46亿吨谷物、28亿吨果蔬及9亿吨肉类和乳制品。
从地区分布看,亚洲占全球农业灾害损失的47%(约1.53万亿美元),反映了该地区农业规模庞大且易受洪水、风暴和干旱影响。美洲占22%(7130亿美元),主要受到干旱、飓风和极端高温的冲击。非洲的损失额为6110亿美元,虽总量相对较低,但占农业生产总值的7.4%,为全球最高比例,对粮食安全和农村稳定影响尤为显著。
报告指出,尽管数字创新加速推进,全球仍有26亿人无法上网,其中多数居住在灾害高风险的农村地区。数字化转型必须与能力建设、制度强化与政策协同并行,确保更多地区居民能受益。
报告呼吁各国政府、国际伙伴与私营部门共同推动农业数字化创新,将其纳入国家农业政策和粮食安全战略,并加大对数字基础设施与教育的投资,以建设更具韧性和包容性的农业食品体系。(总台记者 殷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