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3日起,“恍然之视——胡里奥·阿纳亚个展”在外滩18号久事艺术空间对公众开放。作为“2025西班牙艺术季”的收官之作,本次展览汇集艺术家胡里奥·阿纳亚的60余件代表性作品,系统呈现其如何以独具匠心的视觉语言,对艺术史谱系中那些经典图像展开深刻反思与创造性重构。
![]()
![]()
阿纳亚1987年出生于西班牙艺术重镇马拉加,自小便展现出对古典绘画的浓厚兴趣与天赋,他的艺术轨迹虽一度偏离学院派体系,但最终在高等教育阶段坚定回归艺术,并形成了融合传统技法与当代观念的独特风格。
![]()
对非传统支撑物与回收材料的执着运用是阿纳亚最显著的艺术创作特征。原本承载商品、即将被丢弃的瓦楞纸板,经他亲手处理过后,被转化为承载艺术史重量级图像的画布,更成为他与往昔大师展开“跨时空对话”的载体。如今,阿纳亚已然成为其同时代艺术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代表之一。
![]()
![]()
而本次展览以“恍然之视”为主题,集中呈现阿纳亚对艺术史经典的创造性重构。伦勃朗、莫迪利亚尼、莫奈、维米尔、胡安·米罗、梵高、高更、毕加索、沃霍尔等大师的作品都在阿纳亚的笔下经历了一场“挪用与模仿”的过程。
![]()
![]()
在重构毕加索《哭泣的女人》时,他以脆弱纸板为载体,用破碎平面与碎片化处理强化情绪,让原作中人类苦难的隐喻,转化为对经典象征价值的深度反思;再现梵高《献给高更的自画像》时,他通过繁花浮雕画框与光影游戏,引导观众关注纸板的“贫瘠脆弱”,巧妙呼应梵高与绘画行为的复杂关联。
![]()
![]()
“艺术不是给出回答,而是提出问题。”在阿纳亚看来,这种对艺术标志的大胆重构,旨在引导观众重新调整观看的焦点,通过位移与重建的过程,赋予这些经典图像以新的意义。阿纳亚希望通过作品“打破人们对艺术的固有感知”,让观者在困惑中跳出“舒适区”,激发对艺术本质的思考。
![]()
![]()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是上海久事美术馆与西班牙毕加索故居艺术基金会合作“青年艺术家扶持+驻留”项目的成果集中呈现。展览还展出了阿纳亚在上海期间创作的最新作品。阿纳亚透露,上海的博物馆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艺术家,我去到一个城市最先想了解的就是博物馆。上海的博物馆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属于全球顶尖的,这里的很多古代作品和现代作品都给予我很多启发。”
![]()
![]()
“2025西班牙艺术季”举办期间,上海久事美术馆以多元展览形态为观众打开了解西班牙艺术的窗口,先后呈现多场不同风格的西班牙主题艺术展。未来,久事美术馆也将继续探索多元国际合作模式,为丰富城市艺术生态、服务中西文化交流大局贡献更多力量。
本次展览由上海久事美术馆与西班牙毕加索故居艺术基金会联合主办,并得到了中国驻西班牙大使馆、上海西班牙文化中心-塞万提斯学院的大力支持。展览将展出至2026年2月22日。
记者 / 刘艺
编辑 / 陈露露
图片 / 上海久事美术馆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微信
黄/浦/进/行/时
1.
2.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