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晓波
近期,市场信息显示,多家中小银行对定期存款产品期限结构进行调整,五年期定期存款产品的数量和利率优势正在减弱。这一变化反映了在当前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银行业对负债成本管理的积极应对。
![]()
图片来源:包图网
中小银行持续优化存款产品期限结构
市场监测信息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以来,已有包括内蒙古、云南、海南等地在内的多家区域性银行对存款产品期限结构进行调整。一个普遍的趋势是,五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优势正在显著减弱甚至消失。
以部分村镇银行和农商行为例,其最新挂牌利率表明,五年期存款利率已降至与三年期利率持平或更低的水平。这种“期限越长、利率越高”的传统定价模式被打破,清晰地反映出银行对长期负债成本的严格控制。
利率期限结构优化成行业趋势
业内观察发现,银行存款产品的利率期限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不少银行呈现出“中期利率较高,长期利率相对走低”的新特征。
以新疆某农商行为例,其最新存款利率显示,三年期利率为1.75%,五年期利率则为1.70%,出现了轻微的利率倒挂。这种现象在多家银行的特色存款产品中也有所体现,反映出银行对长期负债成本的审慎态度。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银行更倾向于推广三年期及以下的存款产品,五年期产品虽然仍在售,但已经不是主推方向。从客户接受度来看,三年期产品的流动性优势更受青睐。”
净息差压力驱动负债结构优化
商业银行净息差压力仍是驱动存款产品调整的主要因素。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5年三季度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净息差继续保持在历史较低水平,这使得银行有持续的动力优化负债成本。
业内分析普遍认为,当前银行业面临持续的净息差压力。有研究员指出,通过调整存款产品期限结构和定价策略来降低负债成本,已成为行业的共同选择。
从上市银行2025年中期报告来看,多数银行在负债成本管理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包括调整存款产品结构、控制高成本存款占比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净息差下行压力。
银行推进负债多元化策略
在调整传统存款产品的同时,银行业正在积极推进负债来源的多元化。一方面,银行通过线上渠道推广特色存款产品,精准匹配客户需求;另一方面,加大结算性存款、活期存款的拓展力度,降低整体负债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大额存单等产品的期限结构也在同步优化。目前市场上五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已较为少见,多数银行将产品期限集中在三年及以下,这反映了银行对长期负债成本的持续管控。
投资者需适应利率新常态
面对银行存款产品结构的调整,投资者也需要相应调整资产配置策略。
业内专家建议,投资者应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资产配置观念,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和流动性需求,合理分配金融资产。在利率下行周期中,投资者可以采取阶梯存款、多元化投资等策略。在存款产品外,适当配置国债、货币基金等低风险投资品种,以实现风险的分散和收益的平衡。”
专家同时提醒,投资者应通过正规金融机构渠道进行投资,警惕各类打着“高息揽储”旗号的非正规金融活动,保护自身财产安全。
中国银行研究院报告指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与净息差压力延续,商业银行需建立更科学、高效的负债管理体系。未来,银行存款产品的期限结构与定价策略将更趋灵活,推动行业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