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马嘉豪
“你好,我是来打包剩菜的,想带回去喂流浪猫。”博主“宣宣”又一次向婚礼新人说出了这句话。
![]()
“宣宣”将宴席上的剩菜剩饭打包给流浪猫。
这句话,“宣宣”已经说了近百次。 正是这句话和她频频“闯入”陌生人婚宴的行为被视频记录下来,在近期意外地火遍了网络。其中最火的一条视频,播放量突破5000万,点赞超150万。
“宣宣”是为家里120多只流浪猫“打包剩菜”的“猫妈妈”。三年间,她带着爱与勇气,敲开一扇扇婚宴大厅的门,让流浪猫也成了宴席上“被邀请的小客人”。
从“1只猫”到“120只猫”
故事始于2022年的冬天,“宣宣”像往常一样在外投喂流浪猫。看着它们蜷缩的瘦小身影,她心生不忍,“要不带回家养吧?”这个念头,让她从此与流浪动物结下不解之缘。
从最初的一两只,到如今,“宣宣”的房子里已经有超过120只流浪猫,她的家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庇护所”。
![]()
“宣宣”将打包回来的食物进行加工处理。
这些“毛孩子”大多是“宣宣”在外面捡回来的,或是好心人送来的被弃养的宠物。“就觉得多一只也就是多添一点粮,多铲一点屎,”她回忆道,“就这样,然后就越捡越多。”
为了给猫猫们寻找领养家庭,“宣宣”在2022年底开始尝试拍摄短视频。她不曾预料,这个决定,日后会将她与无数陌生人的善意联结在一起。
婚宴上的“剩菜拯救计划”
刚开始那段时间,“宣宣”兼职做着剪辑的工作,靠着每月工资,养着小猫。但随着“家庭成员”暴增,她的经济压力也越来越大。“一只小猫平均每天得吃3块钱,一天下来就是300多块,开销确实不小。”
一次参加婚宴的经历,让“宣宣”发现了转机。望着满桌几乎未动就被收走的佳肴,一个想法冒了出来:“这些菜能不能带回去给它们加餐?”
于是,一项特殊的“剩菜拯救计划”启动了。“社恐”的“宣宣”,为了猫猫们的口粮,鼓起勇气走向一场场陌生婚宴的新人们。
“我是养流浪猫的,能不能把剩菜打包给它们?”她这样开场。令人欣慰的是,绝大多数新人在听完她的故事后,都表示理解与支持,甚至热情地邀请她入席。
![]()
“宣宣”在一对新人沟通剩饭菜打包事宜。
面对邀请,“宣宣”通常都是礼貌地婉拒,但她会在礼金簿上交上100元左右礼金,笑称这是“小猫小狗交的饭钱”。这个细节打动了无数网友,有人评论:“它们也是被宴请的小小客人!”“宣宣”对此特别感动:“让它们好像也有了一点尊严。”
三年来,她几乎每十天就去一次婚宴。最多时,能打包回六七十斤的干净菜肴——鸡肉、鲈鱼、虾……她细心挑选,回家后还会重新蒸煮,去油去盐。虽然辛苦,但每月能节省下一两千元的开支,更重要的是,减少了食物浪费。
“我本来就有一点‘社恐’,每次开口都需要很大勇气。”“宣宣”笑着说,“但一想到家里那么多张嘴等着,我就逼自己上前。”
走红后的温暖、争议与前行
“宣宣”将去婚宴打包剩菜剩饭的视频,发布在社交媒体平台,这些充满爱意的视频也打动了网友们。最火的一条视频已经超过150万点赞,达到5000多万播放量。
走红后,许多网友私信邀请“宣宣”参加自己的婚礼,甚至有许久未联系的高中同学认出她,主动约她“来婚礼打包”。
然而,在视频的评论区也有不少争议。有人质疑卫生问题,有人说她“博流量”。“宣宣”很坦然:“我做的事本身是好的——减少浪费,帮助小动物。能被大家关注是好事,希望能让更多人愿意节约粮食、关爱流浪动物。”
![]()
网友们给“宣宣”和流浪猫们制作的图片。
背后支撑“宣宣”的,不仅是流量,还有家人的帮助。她的男友负责拍摄,妈妈也会来帮忙打扫和喂猫。而最大的动力,来自每天回家时那温馨的一幕:“我一开门,它们全跑过来,一排排坐在门口等我,像在迎接‘打猎归来’的妈妈。”
如今,“宣宣”仍一边做兼职剪辑工作,一边经营自媒体。她说,这份“事业”让她和猫互相治愈、共同成长。“它们给了我勇气,让我突破自己,去做以前不敢做的事。”
从“社恐”女孩到“猫妈妈”,从陌生宴席到全网关注,“宣宣”用三年时间,把“救助”与“节约”编织成一场温暖的循环。而她最希望的,是越来越多人能关注身边的流浪动物,并在决定养宠时“想清楚,负责任”。“每一只猫狗,都值得被温柔对待。”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