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11月11日,2025设计教育技术与创意工程国际学术论坛(DETCE2025)在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广州新港校区成功举行。本次论坛由世界生态设计组织指导,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主办,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承办。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校长杨欣斌,世界生态设计组织总干事、浙江大学教授应放天,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李勇,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原院长曹雪,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首任院长杨向东,全球艺术教育联盟(GART)执行主席库尔特·T·斯泰恩伯格(Kurt T.Steinberg),广东东方麦田工业设计部高级经理尼古拉斯·麦伦(Nicolas Melan),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常务副会长周红石,华南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王枫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桂元龙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来自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设计行业及相关企业等近50家单位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AI赋能教育、人机协同、文化与设计创新”等前沿议题。
![]()
杨欣斌在致辞中指出,此次论坛恰逢学校建校92周年与艺术设计学院建院50周年的重要节点,意义非凡。他介绍,广轻大深耕职业教育92载,是省属唯一本科职业技术大学,累计培养27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艺术设计学院历经三次跨越式迭代,从工艺美术教育到现代设计教育再到数字创意教育领跑者,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引擎。他分享了三点认识:一是要在产业创新中彰显设计学科的驱动赋能;二是要在AI浪潮中把握设计学科的独立价值;三是要在教育强国战略中锚定设计学科的世界方位。
![]()
应放天在致辞中表示,世界生态设计组织始终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为使命,期待通过本次论坛凝聚国际共识,共建AI时代设计教育与生态发展的协同新生态,让技术真正服务于可持续设计实践,赋能产业绿色转型与人类美好生活建设。斯泰恩伯格线上致辞强调,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前沿技术相结合,是在全球设计竞争中最大的优势。他呼吁大家积极思考,如何利用AI将中国传统元素与全球未来趋势相融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设计价值。
论坛邀请多位国内外专家进行主旨演讲。李勇围绕“艺术院校学科交叉育人”,分享“艺科融合、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实践;应放天聚焦“AI赋能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提出“D+X”融合理念,结合实践案例阐释设计推动三大生态建设的路径;麦伦深耕“数据驱动的产品开发决策”,以国际案例说明精准数据分析对需求捕捉与差异化创新的价值;曹雪以“设计赋能文化传播与城市发展”为核心,通过经典设计案例解读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创作逻辑;桂元龙以“AI时代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的思考与实践”为主题,分析了艺术设计教育从“传统造物”到“现代设计”到“数创设计”的特征,结合广轻大艺术设计学院“工学研商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分享了“科技”与“人文”双重赋能的思考与实践;斯泰恩伯格聚焦“AI工具的艺术教育应用”,强调技术赋能与文化传承并重;来自德国的克里斯汀·鲁德克(Christine Lüdeke)教授以“颠覆触觉”为主题,探索数字时代工艺传承与感官设计创新;来自马来西亚的纳兹莉娜·沙阿里(Nazlina Shaari)副教授围绕“跨边界感性工学创新”,倡导通过跨文化协作与情感量化方法重塑产品服务价值,各位专家的分享为设计领域发展提供了多元智慧与实践路径。
论坛同时进行了论文交流与展示,报告主题涵盖非遗传播与区域认同、AIGC赋能文创产品创新、AI辅助设计的语义偏差与文化差异研究等内容。论坛还设有论文海报展览环节,为学术界与产业界提供了开放的交流平台。
论坛上,学院协同广东省工业设计协会制订的团体标准《大学生工业(产品)设计创意评价程序》正式发布,旨在推动大学生工业(产品)设计创意标准化建设。
![]()
本次论坛以AI赋能为核心主线,汇聚全球设计教育与产业界智慧,搭建中外设计领域跨界交流、互学互鉴的重要平台,积极推动中国职业艺术设计教育国际化转型、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升级,彰显中国职业教育在国际设计舞台上的对话能力与创新活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