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瑶乡绽新颜 奋进谱华章

0
分享至

在桂西右江河谷的青山绿水间,百色市右江区汪甸瑶族乡这颗璀璨的明珠,正以铿锵步伐书写着新时代的乡村振兴答卷。“十四五”以来,全乡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经济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生态保护等领域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

产业升级迈大步,发展动能更强劲

走进塘兴村千亩蔬菜基地,连片菜畦郁郁葱葱,菜农们正忙着采收直供粤港澳的“放心菜”。五年来,汪甸瑶族乡立足资源禀赋,推动农业从“散弱杂”向“规模化、品牌化”跃升:蔬菜年产量达4万吨,八角、芒果、春砂仁等特色产业扩面提质,2024年农业总产值突破2.96亿元,同比增长8.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万元,同比增长8.33%。产业链条也在不断延伸。从“村集体+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模式开发的“乌达”瑶绣产品,到“莎宝瑶绣工坊”带动文创经济;从林下鸡年出栏超500万羽的全区领先规模,到“瑶香跑山猪”“卡班鸭”等特色养殖品牌叫响市场——民族文化与特色农业深度融合,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

乡村建设焕新颜,民生福祉有温度

“过去雨天出门两脚泥,现在沥青路通到家门口!”两琶村村民黄大姐指着新修的民族特色步道感慨。五年来,汪甸瑶族乡累计谋划项目853个,修建通村通屯及屯内道路650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2000余盏,饮水安全、污水处理等工程惠及千家万户。民族小镇建设初具雏形,“三纵两横一环”路网贯通全域,文化长廊、议事凉亭等设施串珠成链,昔日边远瑶乡焕发宜居宜业新气象。

民生底线越兜越牢。基本医保参保率超98%,家庭医生签约全覆盖,公益性岗位开发让群众“家门口”就业更有保障。通过常态化防返贫监测,对131户监测户精准帮扶,五年来,累计发放产业奖补、雨露计划等各项补贴超过16000万元,脱贫人口与农民收入实现“两个高于”,共同富裕的成色更足。

治理有效筑根基,民族团结花常开

“莎宝先锋”调解队活跃在村屯,依托“圩日普法”“瑶乡夜话”等载体,五年来,成功化解矛盾纠纷813起,信访化解率达98%。汪甸瑶族乡创新推行“四治融合”治理模式,13支“五老莎宝”调解队伍扎根基层,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平安建设的根基日益牢固。

以文化人,凝聚共识。“三月三”歌圩节、盘王节等民俗活动,年吸引超10万人次参与,“莎宝课堂”进校园、非遗活态传承活动让民族团结教育润物无声。通过打造“一廊一馆一街一基地一广场”文化矩阵,汪甸瑶族乡成功将民族团结融入日常,五年来,先后获得自治区、百色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等荣誉称号,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相拥。

生态优先绿为底,和美乡村入画来

高射岭上杜鹃花开如火,324国道沿线村屯掩映在绿树丛中。汪甸瑶族乡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建成和美乡村示范带,垃圾处理率稳定在97%以上,新增造林1.1万亩。河湖“四乱”整治、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显著,绿水青山正转化为百姓的幸福靠山。

“我们坚持用生态‘底色’描绘发展‘绿色’。”乡党委书记黄春满介绍,通过严格落实河湖长制、田长制,强化涉重金属环境风险排查,汪甸的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生态宜居成为瑶乡最亮丽的标签。

踏上“十五五”新征程,汪甸瑶族乡正以“拼”的精神、“实”的干劲、“闯”的担当,继续挥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旗帜下,这片热土上的奋斗故事,还将不断续写更多精彩。(韦通兴)

来源:百色市右江区汪甸瑶族乡人民政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6175文章数 2007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