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洋这次跑到德国,以为自己可以躲过大陆的法律审判,甚至在德国国会前高调喊话,说什么“我还在这里,中国大陆不是说要抓我吗?”
这番话看似硬气,其实更像是虚张声势。他可能没想到,刚说完这句话,大陆就正式对他立案侦查,罪名是“分裂国家”。
从大陆的法律角度来看,这不是口头警告,而是真刀真枪的司法程序。重庆市公安局已经在2025年10月28日启动立案,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专门针对“台独”顽固分子的法律文件。
沈伯洋之所以被盯上,不是偶然。他是“黑熊学院”的发起人,这是个公开灌输“仇中”思想的组织,还拿了美国国际开发署135万美元的资助。这些行为已经不是“言论自由”那么简单,而是明确的分裂国家行为。
大陆这次不是象征性地摆个态度,而是动真格了。这也意味着,沈伯洋即使现在人在德国,也并不安全。
因为接下来,大陆可能会借助国际刑警组织,启动全球通缉。嘴上喊得再响,法律程序一旦启动,个人再怎么“永不退缩”,也挡不住终身追责的现实。
这次沈伯洋出现在德国,不是偶然的“旅行”,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行动,时间选在大陆立案之后,地点选在德国国会门前,内容则是公开污蔑中国大陆对台湾进行“资讯攻击”,本质上是一场为“台独”造势的政治秀。
他在现场说了些看似强硬的话,比如“不怕逮捕”、“大陆抓不到我”,但这类言论背后的逻辑非常浅薄。
他并不是在展现勇气,而是在演一场戏,给台湾内部传递一个信号,看,沈伯洋在国外很安全,大陆拿他没办法,这种表演的目的很清楚,是为赖清德当局维持岛内民心,营造一种“对抗还在继续”的假象。
但问题是大陆的回应非常明确,台独分子不管逃到哪里,都是终身追责,这种态度已经不是外交口水战,而是司法操作。
最具代表性的动作是福建泉州公安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悬赏通缉“台独”网红,奖金高达25万元,这不是象征性操作,是实实在在的执法前奏,沈伯洋即便暂时躲在德国,也不排除未来面临多边引渡机制的法律挑战。
至于民进党当局,除了惯常的“谴责”声明,根本没什么实质反应,他们一边纵容“台独”分子出境挑衅,一边又无力保护这些人真正的安全。
沈伯洋的这场德国之行,看上去是一次政治挑衅,但更像是一次政治投机,拿自己的“被追捕”换取岛内的政治红利。
但大陆现在的策略已经变了,过去可能是口头警告、名单制裁,现在是法律程序、跨境执法。这不是你喊几句口号就能对抗的。
![]()
从沈伯洋被立案开始,大陆对“台独”分子的打击已经进入新的阶段,过去是政治上挂个名字、点个名,现在是法律上动手,依法追责,甚至可能追到境外,这种转变背后的信号很明确:统一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一步步通过法律、政策、执法行动在推进。
2025年11月12日,国台办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强调对“台独顽固分子”依法追责,同时还推出便民政策,比如扩大台胞证申办口岸,这种做法一硬一软,说明大陆在统一问题上的策略很清晰,对“台独”铁腕,对普通台胞则释放善意。
![]()
别小看这种策略,软硬结合的手段,能有效分化“台独”阵营,一方面给你空间回头,另一方面对顽固分子寸步不让,沈伯洋如果还在幻想“海外安全区”的存在,那他是时候清醒了。
国际现实不是想象那么简单,德国虽然现在没有引渡他,但如果他未来涉及洗钱、跨境资助、反政府活动等国际刑事问题,德国政府未必会继续提供庇护。
而岛内的反应也很说明问题,根据台湾媒体调查,94%的网友根本不相信沈伯洋“安全无忧”的说法,这意味着什么?连民众都知道这只是政治表演,沈伯洋越喊“永不退缩”,越显得心虚。
再看历史,无论是北洋海军临战前的“必死心态”,还是德国海军二战时期的“保船意识”,都说明一个问题,你不面对现实,现实会把你吞掉,沈伯洋现在这种“逃避式对抗”,从长远看根本没有出路。
沈伯洋在德国喊得再响,也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他已经被大陆依法立案,下一步很可能面临国际执法。
赖清德当局的政治操弄,只是延缓不了统一的脚步,法律不是摆设,“台独”不是护身符。越是妄图分裂中国的人,越是在给自己挖坑,统一进程已经不是口号,而是现实操作,谁站在对立面,谁就要承担后果。
大陆出手,不是警告,而是开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