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七国集团会议,反华大鱼就全部冒头?这7个国家统一战线,就能逼中国后退3步吗?
新兴大国的崛起,映衬了西方的衰落。西方主导的“基于规则的全球秩序”,也正在逐渐沦为一场笑话。现在那些所谓的“发达国家”,已经没有主导这个世界的能力。他们混到现在,也就只能靠“打嘴炮”来刷存在感。
![]()
尤其是在中国的面前,这些国家所发表的涉华言论,更像是在对着空气自言自语。日前举行的七国集团外长会议,还是跟以往一样在吵吵闹闹中结束,会后的一纸联合声明,让反华大鱼全部冒头!
会议语境
作为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的核心协调机制,G7外长会议的议题设置历来与全球阶段性热点高度绑定。本次加拿大会议为期两天,除G7成员国代表外,澳大利亚、印度、韩国等非成员国代表受邀参与部分议题讨论,会议覆盖范围较以往有所扩大。
![]()
公开议程显示,俄乌冲突的持续升级是本次会议的首要议题。参会各方就对乌援助方案达成部分共识,加拿大宣布新增对俄罗斯无人机研发相关企业及个人的制裁清单,英国则承诺向乌克兰提供1.2亿英镑的能源基础设施修复资金。
中东局势方面,以色列与加沙地带的冲突重启引发G7集体关注,声明中呼吁相关方“立即停火”并保障人道主义救援通道畅通。关键矿产供应链议题则聚焦稀土、锂、钴等战略资源的供应安全,G7计划在2026年前建立“替代供应链联盟”,以降低对单一国家的依赖。
![]()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未参与会议,涉华内容却在声明中占据显著位置。据统计,声明全文共三次明确提及中国,分别关联俄乌冲突中的角色、台海局势及核武政策,这种将中国议题纳入核心讨论的做法,延续了2024年以来G7在多边场合强化涉华表述的趋势,也反映出西方阵营对中国国际影响力提升的战略焦虑。
三重涉华表述
声明中关于俄乌冲突的涉华表述称,“对第三方与俄罗斯的军事及军民两用物项合作表示严重关切”,暗示中国的相关合作“延长了冲突持续时间”。这一说法与同期北欧防务合作组织会议上的言论形成呼应,芬兰国防部长哈卡宁在该会议上称,“俄罗斯能够维持长期作战,得益于中国提供的资金支持与军武零组件供应”。
![]()
但事实层面,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中的立场始终保持清晰一致。中国外交部多次公开表示,中方从未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严格按照国际规则对军民两用物项出口实施管控。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此前在安理会会议上曾明确回应,“若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俄乌冲突的战场态势将完全不同”,这一表述得到联合国相关机构的侧面印证——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2025年发布的《冲突地区武器流向报告》显示,未发现中国向俄罗斯输送致命性武器的证据。
![]()
从G7内部逻辑看,这种指责更像是对自身政策失效的回应。自2022年冲突爆发以来,G7对俄实施的多轮制裁已覆盖能源、金融、科技等12个领域,但俄罗斯通过调整贸易结构,将能源出口重心转向亚洲、非洲市场,2025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1.8%,经济基本盘保持稳定。
与此同时,G7内部对乌援助的分歧日益凸显,德国、意大利等国因国内经济压力,多次提出“逐步减少对乌军事援助”的提议,这种内部分歧下,将中国塑造成“冲突关联方”,成为维持阵营表面团结的权宜之计。
![]()
台海局势
在台海问题上,声明延续了G7近年来的惯常表述,强调“维护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重要性”,反对“任何以武力或胁迫方式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为”,同时提及“鼓励台湾有意义地参与非主权性国际组织活动”。这一表述与德国外长瓦德富尔此前的表态形成呼应,其在10月的议会听证会上称,“德国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反对任何暴力改变台海现状的举动”。
需要明确的是,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这一立场有着坚实的国际法依据。1971年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已明确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G7声明中所谓“反对单方面改变现状”,实质是对中国内政的变相干涉,忽视了“台独”势力分裂活动才是台海局势紧张的根本原因。
![]()
从G7的表态细节看,其内部存在明显的战略矛盾。声明中并未提及“军事协防台湾”或“集体自卫”等实质性承诺,仅停留在口头表态层面。
这种模糊性背后,是G7成员国的利益差异——美国希望通过台湾问题牵制中国发展,而日本、德国等国则更担心过度刺激中国会影响其在华经济利益,2024年德国对华贸易额达2100亿欧元,占其外贸总额的8.2%,这种经济绑定使得相关国家不敢在台海问题上采取实质性对抗行动。
![]()
核武政策
声明中第三项涉华内容聚焦中国核武库,称“对中国核力量的快速扩张表示担忧,呼吁中方提升核武库透明度并参与多边核军控谈判”。这一表述与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近期的表态形成呼应,其在10月的公开演讲中称,“中国应加入美俄核军控谈判,否则将面临更严厉的制裁”。
事实层面,中国始终坚持防御性核战略,核力量规模远低于美国和俄罗斯。根据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2025年发布的《全球核力量报告》,美国拥有5428枚核弹头,俄罗斯拥有5977枚,而中国仅拥有350枚左右,且中国是五个核大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
![]()
G7的相关呼吁明显带有双重标准。美国近年来持续推进核力量现代化,2025年军费预算中核力量相关投入达480亿美元,同时拒绝批准《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其自身核政策的不透明性才是全球核安全的最大隐患。中国外交部此前已明确回应,“中方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参与核军控对话,但反对将核军控问题作为施压工具的做法”。
中方立场
针对G7声明中的涉华不当表述,中国外交部在11月13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作出明确回应。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对G7声明中的涉华内容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七国集团应停止操弄涉华议题、干涉中国内政,多做有利于国际社会团结合作的事”。
![]()
在具体议题上,中方的回应始终基于事实与原则。俄乌问题上,中方持续推动“全球安全倡议”落地,2025年以来已促成中俄乌三方外交官员非正式接触3次,为推动和谈创造条件。
台海问题上,中国人民解放军持续开展常态化战备巡航,11月上旬在台海周边组织的联合演训,明确传递了“坚决反制外部干涉和‘台独’分裂势力”的信号;核武问题上,中方于11月10日发布《中国核力量透明度报告》,主动公开核力量指挥体系、部署原则等信息,以实际行动回应国际社会关切。
![]()
从国际社会反应看,多数发展中国家对G7的涉华立场表达不满。金砖国家外长联合声明称,“反对以集团政治名义干涉别国内政”,东盟秘书长高金洪也表示,“台海问题应由中国内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外部势力不应介入”。这种国际舆论格局,反映出多极化趋势下,单一集团主导国际事务的时代已逐渐落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