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时间11月10日,白宫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叙利亚过渡政权领导人朱拉尼(又名艾哈迈德·沙拉)。这是叙利亚立国以来,首次有领导人到访白宫,本应是载入史册的外交突破。
但这场会晤的细节却充满矛盾:特朗普会后称朱拉尼是“强有力的领导人”,承诺助力叙利亚“成功”;
可朱拉尼只能从白宫侧门进入,车辆无国旗装饰,连常规的媒体拍照环节都被取消。更关键的是,朱拉尼为这场会面抛出了三大核心利益。
试图换取美国支持,还想借美施压俄罗斯交出阿萨德。这盘大国博弈的棋局,到底藏着多少门道?
侧门入白宫也要示好:三大承诺让渡核心利益
![]()
朱拉尼此次访美,姿态放得极低。即便遭遇“非标准接待”,他仍在会后明确表态,叙利亚已从“安全威胁”转变为美国的“地缘政治盟友”,还直言美国在这里有大量投资机遇。
这种示好并非空口白话,而是实打实的利益让渡,现有报道显示他至少作出三大承诺。第一是能源开放
朱拉尼同意美国以投资合作的方式,在叙利亚境内开采天然气等能源资源。要知道,叙利亚9月才刚实现14年来首次原油出口,能源产业正是其战后重建的命脉。
第二是默许美军驻扎,朱拉尼公开表示美军在叙存在“有原因的”,愿意进一步协调。这一表态刻意回避了美军此前在叙偷运石油
粮食的争议历史,显然是对美妥协的关键信号。要知道,4月时美军还计划将驻叙兵力缩减至不足1000人,如今却获得了新政权的“合法性背书”。
第三是松动对以关系,这也是最敏感的一步。特朗普透露正在协调以色列与叙利亚的关系,称“效果令人惊叹”。
朱拉尼虽表示以色列需归还占领领土,现阶段不直接对话,但也未排除间接沟通的可能,而美国恰恰可充当中间人。
这三大承诺背后,是叙利亚新政权的现实困境。朱拉尼执政刚满一年,国内已爆发大规模示威,民众因粮食短缺举着空饭盒抗议
苏韦达地区甚至出现分裂口号。此时向美国让渡利益,本质是想换得经济援助和政权合法性背书。
执政危机倒逼外交冒险:朱拉尼的算盘里不只有美国
![]()
朱拉尼之所以冒着国内争议倒贴美国,根源在于其政权面临的多重危机。2024年12月,他领导的武装推翻阿萨德政权后上台,至今未能解决治理难题。
经济上,即便9月重启原油出口、获得海湾国家投资,叙利亚仍陷入粮荒和通胀。政府盲目裁员导致大规模失业
外援到账率不足承诺的三分之一,货币持续贬值,银行系统早已崩溃。军事上,政权实际控制范围有限,东北部油田在库尔德武装手中,北部受土耳其势力影响,多地武装冲突不断。
更致命的是合法性危机。朱拉尼曾是被美欧列为恐怖组织的“沙姆解放组织”创始人,上台后虽极力“去极端化”,但治理无能让民众信任崩塌。
10月以来的示威游行,已让其政权合法性遭遇严重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朱拉尼的外交冒险有双重目标。短期看,是希望通过美国吸引投资、解除剩余制裁,推动战后重建。
毕竟美国公司已开始规划叙能源开发,70亿美元能源协议也需美国背书落地。
长期看,是想借美国之力压制国内反对势力,并向俄罗斯施压。朱拉尼在美期间明确表态,要求俄罗斯交出包括阿萨德在内的通缉人员
称俄“参与了对叙利亚人民的战争”。这一强硬表态,与他10月访俄时的态度截然不同。
普京不会交阿萨德:俄叙关系早已换了玩法
![]()
面对朱拉尼的施压,俄罗斯的态度很明确:不会交出阿萨德。这不仅出于盟友道义,更源于俄罗斯在叙的战略利益考量。
首先,阿萨德家族与俄罗斯的同盟关系延续半个多世纪。冷战时期,哈菲兹·阿萨德就将叙利亚纳入苏联势力范围;
2015年,俄罗斯应阿萨德政府邀请出兵,帮助其夺回大片领土,还建立了塔尔图斯海军基地和赫迈米姆空军基地,获得地中海东岸的战略支点
若交出阿萨德,俄罗斯将背上“背叛盟友”的骂名,损害其在中东的信誉。
其次,阿萨德仍是俄罗斯牵制叙局势的重要筹码。尽管政权倒台,但阿萨德在阿拉维派中仍有大量支持者,朱拉尼的逊尼派政权未能实现族群和解
拉塔基亚等地曾因阿拉维派与新政权冲突导致上万人流离失所。保留阿萨德,相当于俄罗斯在叙保留了一支“备用力量”,可在必要时影响局势走向。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已调整对叙策略,从“支持阿萨德”转向“务实利益合作”。阿萨德倒台后,俄迅速收缩战线,
与新政权谈判军事基地保留、能源开发等议题。10月朱拉尼访俄时,双方已达成能源合作意向,俄还承诺帮助重建铁路。
对俄罗斯而言,保住塔尔图斯和赫迈米姆基地、维持能源利益,比单纯保护阿萨德更重要。而朱拉尼的摇摆立场
也让俄罗斯有了谈判空间——他既希望俄撤出,又需俄制衡土耳其和库尔德势力,这种矛盾让俄无需急于妥协。
大国博弈下的叙利亚:棋子的命运难由自己掌控
![]()
朱拉尼的白宫之行,看似是叙美关系突破,实则暴露了叙利亚在大国博弈中的被动地位。这场多方角力中,每个参与者都有自己的算盘,唯独叙利亚的利益被不断切割。
美国的核心诉求很清晰:掌控能源和地缘支点。通过投资合作介入叙能源开发,既能获取经济利益,又能制衡俄罗斯在中东的影响力。
默许美军驻扎,则可继续牵制伊朗、土耳其等地区大国,还能为以色列安全背书。但特朗普的冷淡接待也表明,美国并不完全信任朱拉尼,只是将其视为阶段性棋子。
俄罗斯则坚守战略底线:不放弃叙利亚这个地中海支点。即便俄乌战事牵制精力,俄仍保留在叙军事存在,通过能源合作、基地租赁等方式维持影响力。
保护阿萨德只是手段,确保在叙利益不受损才是根本。
以色列和土耳其也在借机牟利。以色列希望借美国协调,实现叙南部“非军事化”,巩固对戈兰高地的控制;土耳其则通过支持朱拉尼政权
打压叙北部库尔德武装。各方势力的介入,让叙利亚局势更趋复杂。
对朱拉尼而言,这场外交豪赌风险极高。向美国让渡能源和驻军权,已引发国内民族主义者不满;向俄施压若失败,可能失去俄在经济重建和族群问题上的配合。
10月访俄求引渡被拒,如今借美施压,反而可能让俄更坚定保护阿萨德的决心。
更现实的问题是,美国的承诺能否兑现?历史证明,美国在中东的援助往往附加政治条件,且常中途撤军。
朱拉尼让渡的利益是实实在在的,但美国能否帮他解决粮荒、实现重建,仍是未知数。
这场白宫密会落幕,叙利亚的命运拐点并未到来。在大国博弈的棋盘上,朱拉尼想靠“押注”美国破局,或许只是陷入了另一个困境。
战后重建、族群和解、政权稳固,这些真正决定叙利亚未来的问题,终究无法靠向大国让渡利益来解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