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湘超联赛揭幕战的欢呼声中,没人注意到,赛场的天空,已经多了一支“隐形卫队”。它能看穿无人机的“伪装”,能让失控的无人机“乖乖听话”,这支“隐形卫队”,就是来自长沙的华诺星空的低空防御设备,一旦有未经报备的无人机想悄悄悄飞近球场,频谱探测设备都会实时扫描,精准锁定,第一时间向安保指挥部发出精准预警。
这场 “隐形守护” 并非个例,从体育赛事到大型活动,这家扎根长沙的企业早已成为低空安全领域的核心力量。
当前,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正加速迈入规模化商业落地期。在湖南,以华诺星空、天仪研究院为代表的一批企业,正将前沿技术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作为国内首批商业航天企业,天仪研究院迄今已完成21次太空发射任务,成功将38颗卫星送入轨道,其中包括5颗商业SAR卫星;华诺星空的低空安防系统则为大型赛事、演唱会筑起无形防线。它们的实践,生动诠释了湖南空天经济如何从实验室走向广阔天地。
近日,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财经传媒论坛的多位财经大咖走进华诺星空,感受湖南空天经济的新动能。
![]()
▲华诺星空低空防御设备测试场
低空安防场景的 “全域覆盖”
《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2025)》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占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引擎,无人机正快速“飞入”寻常百姓家。救援、航拍、物流、测绘、植保……它的触角无处不在。
“一些未经报备的无人机设备,一旦潜入低空,如果不慎掉落,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而低空安防,则是为这一区域织密了一套安全网。”在华诺星空副总经理衣晓飞看来,未经批准的违规飞行如同悬在低空经济盛宴之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伴随着低空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也产生了低空安防的需求。
那么,低空防护的“安全网”应该如何构建呢?又如何设置低空安防“禁区”呢?
衣晓飞告诉记者,以湘超比赛为例,华诺星空提供了三步应对方案:频谱探测设备如同“低空顺风耳”,精准捕捉每一个异常信号;无线电干扰设备随即启动,实施精准电磁干预,让“黑飞”目标失去控制;便携式管制设备则作为“全能替补”,根据情况实现对无人机的驱离、迫降或捕获。整个流程环环相扣,构建起覆盖赛事全过程的低空安防闭环。除了精准锁定,这套设备还能给非法无人机来一套“科技假动作”。它能够模拟发送信号,让目标无人机听从指挥飞到安全区域下场休息,或者直接原路返航。
![]()
▲湘超比赛期间,贺龙体育场,华诺星空的频谱探测与无线电干扰设备
从2015年开始嵌入低空安防赛道,经过十年发展,华诺星空已成为国内低空安防领域头部企业。当前,华诺星空的低空防御能力,已渗透到多元重要场景。除了湘超等大型赛事,在机场、智慧城市、能源等行业,华诺星空也提供了相关的低空安防技术支持。
长沙扎根:华诺星空的 “破局与成长”
“以前,我们做的是地面基础设施的防护,把市场扩展到了低空安防。”衣晓飞一语道出了华诺星空的发展史,从2006年成立至今,这家从湖南长沙成长起来的企业,从地面安防起步,再将市场拓宽到了低空安防。当前,华诺星空提供的生命探测雷达等产品,仍在多个救援现场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5年3月28日,缅甸发生7.9级地震。在救援一线,华诺星空的生命探测雷达,充当了现场救援人员在救援工作中“延展”的眼睛。华诺奇迹救援队队员赵子霄也参与本次救援工作,赵子霄回忆,带去缅甸灾区的三款产品包括雷达生命探测仪、多模复合生命探测仪及普适型边坡稳定监测雷达系统现场助力。都是依据当地灾害状况,有针对性地准备的。在救援现场,她和队友使用的NSR-3000型雷达生命探测仪,能在复杂环境下穿透6米厚的混凝土层或3米厚的砖混结构。
曾经,国内生命探测仪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且维护困难。华诺星空成立后,2010 年成功推出国内首款雷达生命探测仪(DN 系列初代产品),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此后产品迭代至 DN-Ⅲ+,已具备三维立体定位能力,可实时获取幸存者距离、数量信息,多次在灾害救援中成为 “废墟里的希望”。
如今,华诺星空的雷达产品远销欧洲、南美、中东、东南亚、日韩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被评为国家应急产业重点联系企业(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首批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
政策沃土育空天产业硕果
华诺星空的崛起,离不开长沙空天经济政策的 “沃土滋养”。
2020年9月,湖南获批成为全国首个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省份。经多年探索,湖南已取得12项“全国第一”的改革成果,着力解决低空飞行“怎么飞、在哪飞、如何管”的难题。一组数据直观呈现改革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建成通用机场21个,布局通信、导航、监视、气象、识别反制、电磁检测等6类多模设备设施,率先构建低空协同运行管理机制。今年以来,全省传统通航实现安全飞行1.32万小时,飞行5.64万架次。
政策支持更不止于空域改革,湖南先后出台支持低空经济、北斗规模应用等政策措施,省级层面出台《关于支持全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长沙市发布《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 年)》;成立湖南省低空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设立北斗产业专项引导基金,举办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以系统思维编织产业生态网,为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提供坚实支撑。
谈到政策支持,衣晓飞深有感触,在低空试验上,当企业需要场所进行试验飞行,在场地申请上,流程简化快速。此外,对于企业端来说,湖南是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最丰富的市场之一,企业可以全面对接湖南低空经济发展需求”。
除了华诺星空守护低空安防,作为国内首批商业航天企业,天仪研究院迄今已完成21次太空发射任务,成功将38颗卫星送入轨道,其中包括5颗商业SAR卫星(“海丝一号”、“巢湖一号”、“涪城一号”、“神启号01星”、“神启号02星”),构建起具备业务化InSAR干涉成像能力的自主星座。长沙作为天仪研究院的总部研发中心,也是天仪的核心技术创新基地。它聚焦于卫星平台设计、载荷研制、测控系统开发及星座组网技术等关键领域。在长沙湘江新区,天仪研究院设立了6000平方米的卫星研究中心,截至2025年底,其卫星工厂可实现年产50颗立方星和年产10颗500公斤级平板可折叠卫星。
谈到产业链协同带来的红利,天仪研究院创始人杨峰表示:“以前长沙没有专门配套卫星生产的制造商,随着产业生态不断进化,现在最近的一个配套厂商距离我们只有不到十分钟路程。”
湖南大力发展空天经济,始于对发展机遇的敏锐捕捉,从宏观赛道看,空天经济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的新焦点。据民航局与中研普华研究院预测,到 2035 年,我国航天航空与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分别突破 10 万亿元和 3.5 万亿元,万亿级蓝海市场正待开拓,湖南若能抢占先机,便能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占据主动。
从湘超赛场的无人机管控,到地质灾害现场的生命探测;从天仪研究院的 “长沙造” 卫星,长沙正以政策为引、企业为核,推动空天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