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实没想到,曾经风靡全国的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会以这种方式重回公众视野。在11月8日的线下活动中,他公开批评董宇辉的英语演讲“几乎每一句话都有严重的语法错误,发音特别怪”,甚至借此贬低新东方和俞敏洪。这番言论迅速引发热议,也让人们再次审视英语教育行业的激烈竞争和理念分歧。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image
李阳的批评看似针对个人,实则折射出传统应试英语与实用英语的教学鸿沟。疯狂英语曾以“喊出英语”的激进方式风靡一时,其核心是追求发音准确和语法规范。而董宇辉作为新东方转型直播带货的代表,更注重用英语传递文化价值。在进博会上,他给外国友人赠送《唐诗三百首》并用英语讲解诗词魅力,这种跨文化沟通的实用性,恰恰是传统教学容易忽视的维度。
这场争议背后,是新东方与疯狂英语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疯狂英语因过度依赖个人IP和单一教学模式逐渐没落,而新东方通过东方甄选成功转型,让董宇辉等教师以“知识带货”开辟新赛道。TESOL(对外英语教学)领域专家指出,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有效沟通,而非机械化的正确率。以英语为母语者日常交流中同样存在语法瑕疵,但这并不妨碍信息传递。
![]()
image
网友的站队也很有意思。有人支持李阳,认为曾经的英语教师应该保持专业水准;更多人则力挺董宇辉:“让老外感受中国文化温度,比死磕语法有意义多了”。这种分歧本质上是对英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认知差异。李阳强调语言的规范性,董宇辉则展现其文化载体功能——前者像严谨的语法教科书,后者更像一本活的《国家地理》杂志。
更值得玩味的是李阳的动机。他直言“这段话一定要发到网上,我就喜欢轩然大波”,暴露出对流量密码的精准拿捏。相比之下,董宇辉的回应显得克制:“抱歉英语丢得太久,大家多提批评意见”。一个主动制造冲突,一个坦然接受不足,两种态度恰如他们代表的英语教学模式:前者是竞技场上的刺刀见红,后者是客厅里的文化沙龙。
![]()
image
从行业视角看,这场争论揭示了英语教育市场的深度内卷。当AI翻译能解决90%的日常沟通,当新东方老师们开始用英语卖牛排,传统英语培训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挤压。疯狂英语的式微和东方甄选的崛起,本质上是对“为什么要学英语”这个元问题的不同解答。就像智能手机淘汰了电子词典,用户永远会用脚投票。
或许我们该思考的是:当李阳还在用二十年前的尺子丈量发音准度时,董宇辉们早已把英语变成传递中国文化的扩音器。语言的本质是桥梁而非围墙,与其争论“children”该不该加“s”,不如看看桥那头的人是否听懂了《静夜思》的月光。毕竟,能让外交官笑着收下《唐诗三百首》的英语,再“怪”也怪得有价值。
![]()
image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