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合肥首座机场迎来蝶变!90年前,合肥就有机场了?(上)

0
分享至



瑶海区委宣传部

今年9月,有媒体从合肥市瑶海区获悉,合肥历史上第一座飞机场——三里街机场已经正式启动“焕新”,未来这里将诞生合肥首个宋式美学风格的院系综合体。记者了解到,浙商铂茂控股作为投资方,正式宣布该地块案名为“铂茂印象”。19万方的低密规划方案中,集萃CEO院子、公园商业、花园酒店、中芯商务四类业态于一体,以宋式美学办公和宋代风格商业街、空域写字楼再造合肥主城地标。这座曾开启合肥航空事业的城市地标,将以复合型城市综合体的新姿态融入现代都市发展,为瑶海的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若是说起这座机场的历史,便要将时间拉回到上个世纪……

——编者按

合肥机场的两次选址

早在辛亥革命前夕,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顺应历史潮流,倡导“航空救国”。民国十七年(1928)4月,南京国民政府通令各省政府:“修筑飞机场,以期发展航空,而固国防事”;1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航空处改为航空署,隶属军政部,负责管理全国航空事务。此后,中国航空业开始步入正规化建设。



孙中山亲笔题词“航空救国”(1923年书)

▲来源:南京钟山风景区



《限期完成全国飞行场》(1929年刊)

▲来源:《大公报》

另一方面,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把党的工作重点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武装和工农政权,开创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其中六霍起义成功后,组建了红十一军第三十三师,初步建成皖西革命根据地。



1929年六霍起义形势图

▲来源:《安徽省志·军事志》



六霍起义纪念塔(2024年摄)

▲来源:六安民政

十九年(1930)7月,皖西苏区所在的鄂豫皖根据地进入巩固和发展阶段。翌年1月21日,《时事新报》报道称:“邻县六安、霍山一带,共匪猖獗,除由邻县蚌埠、正阳、寿州,各派驻军驰往堵剿外,皖主席陈调元,亦调直属四十六师范熙绩部,由肥进剿。兹据由六安归客谈,现共匪尚盘踞在独山观音洞一带……”



《肥建筑飞机场 利便剿匪》(1931年刊)

▲来源:《时事新报》

在此形势下,建设军用机场以“剿共”之计划应运而生。“范师长为利便剿匪起见,已计划在肥德胜门外,建筑飞机场一所,俾便停机,拟用飞机两座,由肥飞往六霍一带,侦察匪窟情形,以便大举痛剿。”德胜门外,位居合肥城之西南方。首次选址,既强调了机场与城市的关系,亦考虑了合肥与六、霍间的空间联系。


合肥德胜门(1920年代摄)

▲来源: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机场选址发生变化。9月2日,《时事新报》报道称:“合肥飞机场现又改勘定小南门外五里冲地方,定九月一日开工建筑。”此前,8月30日出版的《安徽建设公报》第24期刊发了《电合肥县政府转丘技佐据电称机场定用五里冲平田及圈筑费用等情电饬遵办具报》,皆将机场新址指向五里冲。



《简报》(1931年刊)

▲来源:《时事新报》



电合肥县政府转丘技佐据电称机场定用五里冲平田及圈筑费用等情电饬遵办具报
》(1931年刊)

▲来源:《安徽建设公报》

我们姑且称“五里冲机场”。那么这座机场有没有实际开工建设呢?答案是肯定的。10月14日,合肥县长致电省府:“奉令建筑飞机场本月即可竣工”。21日,航空署曾来电,要求加快推动机场建设,“以凭派飞机往该场试飞降落”。11月2日,《飞报》报道称:“皖之蚌埠、合肥,苏之句容,经最近加工建造,亦已垂成”。



《航署请筑合肥机场
》(1931年刊)

▲来源:《时报》



《军政部令各省建造飞机场
》(1931年刊)

▲来源:《飞报》

合肥机场落户东门外

二十一年(1932),《安徽财政公报》第15期刊发了《主席提议据财政厅呈为令厅转饬巢庐寿定四县协拨合肥县另辟飞机场用费已令合肥县填具请款单据呈厅核办案》一文。此文确认了合肥“五里冲机场”存在的事实,并清晰阐明了废弃与换址的原因:“该县原有飞机场,地势低洼,积水难消,拟另辟机场,限期筑成”。



《主席提议据财政厅呈为令厅转饬巢庐寿定四县协拨合肥县另辟飞机场用费已令合肥县填具请款单据呈厅核办案
》(1932年刊)

▲来源:《安徽财政公报》

五里冲,位于时雍门外,距城5里。“冲”在地名中,指 山区里的平地。合肥南郊虽无高山,却是丘陵连绵,五里冲地势低洼平坦,成为天然的雨水汇聚地,又与南淝河之间尚有一段距离,一旦遇到洪涝灾害,如何排水将是一大难题,且极易对机场设施造成损害。与其事后再亡羊补牢,不如早早做好打算,以为长久之计。



民国地图中的
五里冲(1920年制)

▲来源:“中研院”人社中心

同年,合肥县政府奉陈调元总指挥的命令,再次选址建设机场。但合肥因此前“筹拨第七师给养4万元及办理援六兵差等事项”,已无力承担费用,县长徐沛南遂致电省府请予支持。5月10日,安徽省政府委员会第258次会议决议:“准由巢县、庐江、寿县、定远各协拨1千元,着即先行开工,并由建厅派员估计监督。”


安徽省政府委员会第258次会议记录(1932年刊)

安徽省政府委员会会议汇要

基于“五里冲机场”之情形,第三次选址则在地形地势上有所考量,最终落户东门外三里岗。此岗与近郊接壤处,呈东高西低的斜坡之势,民间称“三里坎”。5月起,东门外飞机场开工建设,征用民田279亩(每亩年给租金5元),花费达万余元。6月20日,宣告竣工。翌日,航空署派来一架飞机,降落至该场进行验收。


《皖剿匪军进达霍山以西》局部(1932年刊)

▲来源:《时事新报

据《民报》报道,7月中旬,“驻防蚌埠合肥”之“航空第一队飞航员陈冠南,连日由合肥驾驶飞机飞赴霍邱掷弹,颇著功绩”——说明机场已正式投入使用, 航空第一队 进驻场内。至于前文“五里冲机场”,虽明确了建筑存在的事实,但尚无建成投用的记录。因此,东门外机场仍被视为合肥地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机场。


《驻蚌航空队坠机焚一惨剧》局部(1932年刊)

▲来源:《民报


民国时期的合肥东门外机场

▲来源:资料图片

二十三年(1934),安徽省政府“奉蒋委员长令,推进航空事业”,“速将合肥、蚌埠、广德、歙县等四飞机场,各扩充至八百米达见方地位,以与芜(湖)场等一律,而派安庆航空站站长钱 廼斌,分往督促 ”,“其扩辟、新辟工程均限于四月二十日完工”。所谓“ 八百米达见方 ”,即将飞机场之东西、南北各扩大至800米。



蒋介石电令(1934年电)

资料图片


“飞机场”(1934年制)

合肥县分区全图

抗战前后的合肥机场

二十五年(1936) 3月31日 ,日军参谋本部编辑 刊印 《 中支那航空兵要地志 》,在“主要飞行场及着陆场设施之状况”一表中, 列出了“合肥(庐州)”,并称“面积:八〇〇米平方”, “记事: 九年十二月自南昌派来工事监督员”,“九年”系昭和九年,即 1934年 。至于“飞行场长”“位置”“设施”等其他信息,因不详而以空白了之。



合肥飞行场(1935年调)

《中支那航空兵要地志》

二十六年(1937) 7月7日, 卢沟桥事变爆发, 标志着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8月25日,日军 参谋本部调制 《 支那飞行场全图 》,其中便包括了合肥。资料显示,此图系“昭和九年(1934)八月调”。如上可见,日军 在战前已 对合肥飞机场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由此便引发了其对合肥的一系列空袭行动——



合肥飞行场(1934年调)

《支那飞行场全图》

10月13日, 木更津海军航空队空袭南翔、合肥;10月16日,木更津海军航空队空袭嘉定、合肥;12月15日, 鹿屋海军航空队空袭合肥、蚌埠……连续多次的空袭“爆击”, 主要 目标即是合肥城东门外的机场、火车站,尤其是布局于场(站)内的中国军队之“航空兵力及军事设施”,并企图阻断以合肥为中心的淮南铁路。



十月十三日合肥飞行场爆击弹着图(1937年制)

《合肥攻击战斗详报》

二十七年(1938)5月14日,合肥沦陷。与此同时,以 德川好敏中将为司令官的日军 华中派遣军 航空 兵团奔赴华中各地作战,其一部随即进驻合肥。此后,日军强拆民房以为扩建、整修机场,将土质跑道延长至1000米,可供小型轰炸机起降,修建油库、弹药库等设施。机场四周设铁丝网、水沟,筑有碉堡及3间茅房。



《攻占安徽中部要冲合肥》(1938年刊)

▲来源:《支那事变画报》

合肥机场自扩建后,常驻日军飞机数架,配合日军地面部队作战,对合肥境内和省内其他地区进行侦察、空袭。11月6日, 国民革命军 57军112师667团在团长万毅的指挥下,前往花园村、东门外合蚌公路两处设伏,夜袭合肥机场。最终,抗日军民焚毁日军 飞机4架、 汽车5辆(一说装甲车2辆), 有力策应了武汉保卫战。



《合肥寇机场被我袭击 毁寇机四架》(1938年刊)

《扫荡报

三十二年(1943),日军在合肥机场驻有轰炸机6架、侦察机1架,存放汽油百余桶,炸弹500余箱。机场警戒兵力常为日军一个中队,伪军一个中队。日军合肥守备部队向四乡“扫荡”,通常都由合肥机场起飞的2~6架飞机配合行动,对居民点狂轰滥炸。此外,日军曾在合肥机场设立降落伞兵训练所,用于“训练陆战队”。



安徽省合肥县之飞行场(1943年制)

《独立步兵第五十八大队史》

三十四年(1945)7月,美军负责中缅印战区、前身系“飞虎队”的第14航空队绘制了一幅《庐州升降场》。图中清晰标注了“庐州升降场”(合肥飞机场)以及修理处、兵舍、仓库等设施位置,此外也对“庐州”(合肥县)的城池、河流、湖泊、公路、铁路等信息进行了充分的体现。此图曾收录在《中国安徽区目标图》。



庐州升降场(1945年制)

中国安徽区目标图

抗战胜利后,合肥机场不再用于军事用途,短暂成为公众集会之场所。据《西京日报》报道,三十五年(1946)10月10日10时,为“纪念国庆”,省会各界人士“以极热烈心情”,在合肥飞机场举行“检阅会”,参加团队学生达5千余人。会间,省府设筵,招待乡绅、耆老。下午5时,召开“民众大会”。会后,组织提灯游行。



《全国各地民众分别集会庆祝》局部(1946年刊)

《西京日报》

合肥东门外机场

何时定名“三里街机场”?

因何改为民用运输机场?

接下来发展历程又是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 ENJOY ·

编辑 | 淝南居士

‍ 素材来源 | 《大公报》《时事新报》《安徽建设公报》《时报》《飞报》《安徽财政公报》《安徽省政府委员会会议汇要》《民报》《合肥县分区全图》《中支那航空兵要地志》《支那飞行场全图》《合肥攻击战斗详报》《支那事变画报》《扫荡报》《独立步兵第五十八大队史》《中国安徽区目标图》《西京日报》《中国共产党历史系列辞典》《安徽省志·军事志》《安徽省志·交通志》《合肥老城志略》《合肥市志》《合肥市瑶海区志》《万毅将军回忆录》及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国报刊索引、近代报纸数据库、民国图书数据库、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中研院”人社中心、上海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合肥市图书馆、档案观止、瑶海区委宣传部、瑶海发布、长三角低空经济、六安民政、南京钟山风景区、人文广德、 往期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合肥全攻略 incentive-icons
合肥全攻略
合肥精品生活指南
8275文章数 99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