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馨月通讯员何振马淑香墨玉清常榕)近日,在第26届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王启鸣教授团队两项研究成果入选壁报展示,分别以“双层次肺癌MDT(多学科会诊)模式作为标准诊疗路径”和“肺癌规范化诊疗质量控制与分析”为主题,向全球100多个国家专家呈现河南肺癌防治的诊疗创新与质量管控方案。
针对河南每年超6000例新发肺癌患者及诊疗资源有限的现状,该院首创“门诊肺小结节MDT+住院肺癌首诊MDT”双层次体系,让多科室专家组队分阶段服务患者。其中,门诊层MDT聚焦早期肺结节鉴别,由胸外科牵头,呼吸科、影像科专家5~20分钟完成快速会诊,可减少20%~30%不必要手术,避免患者白挨刀、多花钱;住院层MDT覆盖所有新确诊患者,多科室轮值主持,1~6分钟就能制订出符合国际指南的治疗方案,患者当天即可获取结果,平均住院时间与治疗成本显著降低。同时,通过“iMDT”远程平台,方案赋能基层医院,让县域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规范治疗,减少奔波。
为保障诊疗质量,王启鸣团队对河南194家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调研,发现基层医院存在科室设备不全、基因检测覆盖率低、治疗方案不规范等问题。作为省级肿瘤疾病质控中心,该院针对性推出举措:编写结合权威指南与医保政策的《肺癌诊疗质控标准和技术规范》口袋书,供基层医生参考;依托“iMDT”远程指导,推动优质资源下沉,缩小诊疗差距。
“MDT解决‘怎么治’,质控关注‘治得怎么样’‘如何更好’。”王启鸣表示,河南模式以MDT为诊疗引擎,质控为监督抓手,形成“执行—评估—反馈—提升”闭环。
会上,不少国际专家评价其为“适合资源不均地区的可复制模式”,彰显了中国在公共卫生治理与肿瘤防治领域的创新实践能力。未来,该院将深化双层次MDT与质控融合,扩大病种覆盖,推动“河南经验”转化为“中国标准”,为全球肺癌防治注入中原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