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自给率高达86%,煤炭更是自给自足。
可为何,我们每天仍要从全球疯狂扫货1100万桶石油,甚至超越沙特日产量?
![]()
经济账要算得精
当全球质疑我们“一边喊自给,一边狂扫货”时,你可能想不到,这背后竟是国家在下一盘颠覆认知的能源大棋,事关未来命脉!
首先,大量进口石油,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一笔经济账。
自己家的油,开采起来实在太贵了。
![]()
我们不是没有石油,已探明的储量就有大约38亿吨,更别提新疆塔里木盆地和南海深处还沉睡着超过330亿吨的巨量资源。
问题在于,这些油太难采了,国内的油田,像大庆、胜利,大多是老油田,开采难度极大,抽上来的液体里,高达95%都是水。
超过七成的油藏都属于低渗透或特低渗透类型,意味着石油被“锁”在致密的岩石里,很难流出来。
![]()
为了把这些油“请”出来,必须用上注水、压裂等各种高成本的技术。
这样一来,国内开采一桶原油的成本,就飙升到了50到60美元。该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毫无竞争力。
相比之下,从中东买油就划算多了。
![]()
那里的石油埋藏浅,地质条件好,开采成本有时甚至低到不足10美元一桶。
尤其是在国际油价波动的时候,这种操作就更显精明。
比如油价从接近99美元的高位跌落时,我们就果断加大采购量。当价格在某个十月跌到65美元时,多买一些储存起来,就等于为国家省下了大笔真金白银。
![]()
要知道,我们手握超过3.2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而这些钱很多是以美元资产的形式存在的。
面对美国高达37万亿美元的总债务和持续的通胀风险,把一部分纸面上的美元,换成实实在在的石油这种硬通货,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对冲策略。
![]()
安全感要自己给
经济上的精打细算解决了“划不划算”的问题,但能源攸关国本,安全问题才是重中之重。
核心手段就是建立一个超大规模的战略石油储备,我们的目标是储备足够全国使用180天的量。
![]()
放眼全球,欧盟国家的平均储备水平大约是65天,就算是能源储备体系非常完善的美国,其战略储备也只能支撑约140天。
我们的180天目标,凸显了国家在能源安全问题上不计成本的决心。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每天进口的石油中,都有大约100到120万桶被悄悄转入了战略储备库。
![]()
目前,我们实际的石油储备量已经达到了12亿至13亿桶之间。
为此,国家投入巨资,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储备库网络,既有深埋地下的坚固洞库,也有沿海地区灵活的浮仓。
并且,总储油能力还在不断扩张,从14亿桶向着超过20亿桶的目标迈进。
![]()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储备体系并非国家唱独角戏,而是国家储备与企业储备并行。
企业储备的占比已经提升到了45%,形成了一个更具韧性和活力的保障网络。
这一切,甚至通过立法的方式,将石油储备从一项自愿性建议,变成了强制性的国家标准。
![]()
光有储备还不够,供应渠道的多元化同样关键。
我们深知“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道理。目前,我们的石油进口来源国已经超过了40个,遍布全球。
即便是最大的供应国之一俄罗斯,其供应量也未超过总进口量的20%。
![]()
我们还在不断深化与俄罗斯、伊朗等国的能源合作,同时大力建设像中哈管道这样的陆上能源大动脉。
这条管道每年能输送超过2000万吨石油,为我们开辟了一条不受海上风险影响的稳定通道。
通过超量储备和多元化供应这两手准备,我们正在将不可控的外部供应风险,巧妙地转化为可控的国家战略资源,牢牢掌握主动权。
![]()
为未来转型抢时间
当前的石油战略,本质上是一个过渡性安排,目标是用化石能源的“存量稳定”,为新能源的“增量突破”赢得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很多人以为,电动汽车普及了,我们就不需要那么多石油了,这是一个误解。
![]()
虽然电动汽车的普及确实有助于提升整体能源自给率,但石油远不止是汽车燃料那么简单。
它是现代工业的血液,是化工产业的核心原料。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塑料、涤纶,脚下铺的沥青,机器里用的润滑油,都离不开石油。
![]()
目前,工业和交通业合计消耗了我国将近75%的石油,其中工业原料的需求是刚性的。
更深入地看,我们不仅仅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更是一个石化产品生产和出口大国。
![]()
国内的成品油年产能高达约9.55亿吨,而每年的实际消耗量大约是3.9亿吨。
巨大的产能差额,意味着我们把大量进口的原油加工成了高附加值的成品油,再出口到国际市场,去年成品油的出口量就达到了5814万吨。
![]()
这表明,维持庞大的原油进口,其实也是在维持我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全球工业竞争力。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的能源战略呈现出清晰的“双轨并行”特征:传统能源保安全,新能源谋未来。
![]()
那180天的战略石油储备,就像一个巨大的“缓冲垫”和“稳定器”。
它确保了在我们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核能等新能源,但这些新能源还不足以完全挑起大梁的这个转型期内,国家的经济社会运行不会因为外部的油价波动或供应中断而产生剧烈震荡。
![]()
最终的目标非常明确,我们的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核电产业规模都已经做到了世界第一。
发展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产业,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彻底变革。
![]()
结语
每天1100万桶的石油进口,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也不是一个所谓的“软肋”,而是为整个国家能源转型保驾护航的战略决心。
一个大国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全球格局中,通过看似矛盾的操作,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发展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参考资料
上观新闻:到这时候,总算明白中国为何要储备那么多石油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