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赋能城市,设施点亮生活。2025年,全新打造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集群强势崛起,传统场馆焕发新生,这些文化设施打破边界、融合业态,不仅完善了城市文化服务网络,更让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成为生活最动人的注脚。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今年新增的这些公共文化设施吧!
大医本正文化驿站
大医本正文化驿站位于金晶大道96号鑫盛财富广场,植根于大医本正中医馆的深厚底蕴,以“融汇医道文脉,滋养身心本源”为核心理念,构建起集健康养生与文化浸润于一体的多元空间。一期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是集医疗、教学、科研、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机构。各功能区域布局合理,馆内设有国医馆(下设稷下学宫文展馆及修真营)、道地药局、民族医馆、综合药店、参茸行、国学馆、药膳坊等业态。配备专门的功法教室、师承培训室、继续教育教室、可容纳三十多人的荀子厅、可容纳一百三十多人的管仲厅等,定期开展养生功法培训、中医论坛、少儿中医研学、稷下学堂、稷下论坛等活动,推动中医文化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普及。
![]()
施坦威音乐中心文化驿站
施坦威音乐中心文化驿站位于共青团路福园云墅B座二楼210,配备可容纳50-80人的专业施坦威音乐厅,270度环绕式全落地玻璃采光,明亮宽敞的艺术空间,定期承接和举办丰富的音乐会、主题沙龙、大师讲座,服务高端艺术社群,打造淄博市音乐新地标。
![]()
丽景苑社区惠民综合体
丽景苑社区惠民综合体位于北西五路19号三宿舍北门院内,面积1200㎡。设有党员活动室、幸福理发室、自家人修补坊、邻里共享角、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便民服务场所,后增设淄图驿站、书画室、棋牌室、舞蹈室等多功能活动场所,现有12支不同类型队伍定期在此活动。今年以来开展了“粽叶裹乡情·侨胞一家亲”端午节活动、“嵌贝成趣,古韵新生”非遗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受到辖区群众普遍认可。
![]()
广成中医药文化空间
广成中医药文化空间位于共青团西路112号,面积300㎡。广成中医注重中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通过师承教育、名医汇聚、道地药材保障及社区服务等多方面实践,推动中医药服务基层群众。广成中医药文化空间设有图书约100册,配备桌椅,可供20人使用,定期举办“本草中国”“行知探索”“中药的味道”等中医药研学活动以及中医药文化体验活动等,向大众普及中医药知识,弘扬传承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
车站街道城南社区“5+N”
车站街道城南社区“5+N”位于王舍铁路小区中心广场东城南邻里中心,配备有100㎡邻里书吧,藏书2000册左右,开放时间等标识齐全,书架座椅、登记簿册齐全;300㎡文体活动室,开放时间、服务内容及其他标识牌齐全,配有音响、话筒、钢琴、电钢琴等文化器材;1000㎡文体广场,健身器材20件;百姓大舞台、文化走廊以及汇智·荣悦坊商业街区文化地标;成立有6支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充实了社区文化供给、凝聚居民力量、助力社区文化建设与社区治理;形成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文化活动品牌——“多彩城南”,成为了社区独有的“精神符号”。今年以来,新制作了社区二维码名片和文化宣传口号——“多彩城南 幸福邻里”,进一步提升了社区服务效率,凝聚社区共识,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马尚街道新兴社区“5+N”
马尚街道新兴社区“5+N”位于世纪路与和平路交汇处西北角,设有25㎡农家书屋,图书1500余册;200㎡文体活动室,配有话筒、锣鼓、音响、电视、电脑、棋牌桌等文化活动器材;600㎡文化广场,健身器材10余件。今年以来,新打造了时代新风文化长廊,成为社区的一道“风景线”,提升了社区的整体形象;成立了文化志愿服务队,凝聚了居民合力;培育了一个群众文化品牌——“多彩新兴”和文化宣传口号——“文化惠民生 邻里一家亲”,并制作了社区二维码名片,凸显了社区特色,强化“社区是家”的认知,用简洁口号传递邻里和睦、共建共享的社区理念,引导居民共同维护社区环境与关系。
![]()
马尚街道张兑村“5+N”
马尚街道张兑村“5+N”位于张周路466号张兑村村民委员会,建设有50㎡农家书屋,有图书、报刊等出版物1800余册;230㎡文体活动室,日常配置有音响、话筒、投影仪、电脑、锣鼓等文化器材;900㎡文化广场,配置健身器材14件。今年以来,新建1处文化长廊,组织成立一支党员文化志愿服务队,让本村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增强乡村文化辨识度;培育了文化宣传口号——“邻里和睦传佳话 文化兴村树新风”,并制作了文化宣传片,凝聚了村民力量、丰富精神生活、提升了村居治理活力与辨识度。
![]()
马尚街道于小庄村“5+N”
马尚街道于小庄村“5+N”位于汇文路9号,于小庄村建有农家书屋,面积约30㎡,有图书、报刊等出版物1500余册;建有文体活动室,面积约600㎡,配置有锣鼓、音响、话筒、电脑、电视等文化器材;村内建有文体广场,面积约1000㎡,健身器材15件。今年以来,新建1处文化长廊,集中展示了村史村情、民俗风情等内容,成为了村民休闲驻足、交流聊天的公共空间,也是文化空间的展示延伸;组建了2支文化志愿服务队,带动不同年龄段村民参与文化活动;培育了一个文化品牌——于小村“姊妹夜校”,制作了村二维码名片,并制作完成文化宣传片,立体展现了本村魅力、传递文化理念,进一步激发村民的热爱与认同感。
![]()
房镇镇于营村“5+N”
房镇镇于营村“5+N”位于张柳路与上海路交叉口东320米,建有农家书屋,面积约60㎡,有图书、报刊等出版物1500余册;建有文体活动室,面积约200㎡;村内建有文体广场,面积约1000㎡左右,健身器材22件;活动室日常配置有电子琴、音箱、话筒等文化器材。今年以来,于营村组建了1支文化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扎根本村,精准对接村民需求,解决了乡村文化资源不足的问题,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多元文化服务。同时,制作了村二维码名片,叫响文化宣传口号——“于民同乐 营聚精彩”,并制作了文化宣传片,对内凝聚村民共识,深化归属感,对外传递理念与服务,提升了知晓度。
![]()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徐晓会通讯员耿明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