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5年前9个月的数据来看,我国依然是排在美国、沙特、俄罗斯、加拿大之后的全球第五大石油原油开采国——达到16263.3万吨(近1.63亿吨),同比上涨1.7%。
![]()
这一数字背后,是中国石油产量连续第六年保持增长势头的坚实步伐,而2025年的增长目标更是在“稳步推进”基调下,将页岩油试开采置于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
截至2025年11月,长庆油田页岩油累计产量突破2000万吨大关,日产量更是站上1万吨的重要台阶,这一数字标志着中国页岩油开发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
与此同时,在2025年10月,我国首个国家级陆相页岩油示范区——新疆吉木萨尔页岩油示范区也传来喜讯,年产量突破150万吨,创下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这些突破性进展不仅展示了中国在非常规油气领域的技术进步,更为未来能源安全提供了新的保障。
业内专家指出:未来的增长将主要通过聚焦深地、深水、非常规资源包括页岩油以及老油气田挖潜这四大领域来实现。
其中,深地、深水领域代表着勘探开发的技术前沿,而页岩油等非常规资源则是规模化增产的主力军,老油气田挖潜则关乎着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
![]()
与此同时,风险勘探的投入也将继续加强,以寻找新的战略接替区,为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储备新的资源阵地。在产量稳步提升的同时,中国的能源安全战略也在不断完善。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原油进口量同比增长2.6%,达到4.23亿吨。这一进口规模凸显了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重要性。为此,国家持续加强战略石油储备建设,构建更加健全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
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既要提升国内产量,又要保障进口安全,体现了中国在能源领域的战略思维。
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石油产业的发展路径独具特色
与中东地区依赖天然资源优势不同,中国更多依靠技术创新和工程管理来克服资源禀赋的不足;与美国页岩革命依靠资本市场驱动相比,中国在储量相对不足的背景下更加强调战略规划和有序开发。
展望未来,中国石油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稳步推进”的总基调下,页岩油的试开采将继续放在突出位置,深地、深水等前沿领域的探索将持续推进,老油气田的挖潜工作也将进一步深化。
![]()
同时,随着风险勘探投入的加大,新的战略接替区有望不断被发现,为中国石油产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空间。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中国石油产业的这一发展路径,不仅关乎国家能源安全,也将对全球能源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将目光投向全国各地的石油生产情况
我们会发现:中国石油产业呈现出明显的地域特征,天津市以3076万吨的产量位居全国首位,占比达到18.9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黑龙江省分别以2541.5万吨和2228.3万吨的产量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15.63%和13.70%,这三个省份合计贡献了全国近一半的石油产量。
陕西省、山东省和广东省的产量也都超过了千万吨级别,排在第四至第六的位置,构成了中国石油生产的主力阵营。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这些主要产油区的增长路径各不相同。
东部沿海地区的天津、山东等省份,更多依靠海洋石油资源和炼化一体化优势;西部地区的新疆、陕西等省份,则依托丰富的陆上油气资源,特别是页岩油等非常规资源的开发。
而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等传统石油基地,则在老油田挖潜和技术创新方面持续发力。这种多元化的区域发展格局,使得中国石油产业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保持产量的稳定增长。
与此同时,甘肃、辽宁、河北等省份的产量在百万吨级别,虽然规模相对较小,但也在全国石油供应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
特别是这些省份中,不少都在页岩油等非常规资源开发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未来的产量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而吉林、青海、河南等省份的产量虽然相对有限,但它们在特定区域的资源潜力也不容忽视,通过精细勘探和有效开发,完全有可能在未来实现产量的提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