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活水滋养创新沃土
全市5年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822.6万元
——大数据里“读”沧州(九)
11月13日8时30分,沧州中拓冷弯成型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已是一派繁忙景象。“政策给方向,金融给力量,推动企业冷弯成型技术实现突破。”公司总经理徐连星指着即将发往阿塞拜疆的光伏支架冷弯成型设备感慨地说。
沧州中拓曾因研发投入大、回报周期长,陷入资金周转困境。正是沧州市发放的科技创新券和研发费用补贴,为企业创新注入“推进剂”。尤其是智能运维技术的推广应用让中拓的业务跑出了“加速度”:近三年订单量年均增长30%,2025年产值突破1.5亿元,较2021年翻了一番,产品畅销北美、南非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沧州中拓只是“十四五”期间沧州科技金融精准赋能的受益者之一。五年来,沧州市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目标,聚焦科技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痛点,以“政策赋能+金融协同+资本支撑”为主线,系统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源深度融合,实现“政策红利”向“创新动力”转化。
数据显示,5年来,全市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券822.6万元,惠及70余家中小微科创企业,政策覆盖从初期的科技服务购买,逐步延伸至贷款贴息、保险补贴等领域;累计为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担保2.05亿元,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无抵押、难融资”问题……这些真金白银的支持,使一个个初创科技团队得以轻装上阵,勇敢迈出创新的第一步。
光有政策还不够,关键在于打通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沧州积极搭建能够让资金供需双方顺畅对接的平台。从中国银行到人保财险,10余家金融机构被请了进来,“科技创新贷”“信贷暖心行”“金融服务护航科技百日行”“金融活水助力科技企业腾飞”……一系列量身定制的金融产品和富有温度的活动,让26.29亿元的授信从纸面走向车间,化解了众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烦恼”。
如何让银行的信贷员能够像“选优品”一样,快速识别出那些有潜力、有未来的创新种子?沧州给出的答案是:积极落实科技部“企业创新积分制”政策,聚焦科技创新价值属性、成长能力和潜力,客观评价企业的科技“底色”“成色”。2024年,3464家科技企业被纳入“创新积分制”名单,推送银行对接;2025年进一步扩大“创新积分制”覆盖范围,推荐9000余家企业申报,实现“企业需求精准画像、金融服务主动匹配”。“过去是我们为银企搭桥,现在积分高的企业,银行会主动找上门。”沧州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这种从“人找钱”到“钱找人”的转变,大幅缩短了企业融资周期,推动了科技金融生态健康运转。
除了信贷融资外,沧州在培育科技金融生态方面同样不遗余力。2024年牵头设立的沧州膜先进材料京津冀创业投资基金,总规模3亿元,是省内唯一膜材料领域专项基金。今年3月,基金完成备案并实现首个项目投资——向河北津膜科技投资1.35亿元,中科润蓝、江苏拓邦等膜产业项目同步推进,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注入资本动能。同时,落实《沧州市企业上市行动方案》,分梯度培育科技企业上市后备资源,5年累计新增入库企业45家;组织上市融资培训,覆盖有上市意愿的企业200余家。
截至目前,沧州市在“十四五”期间累计获得省级科学技术奖40项,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较2020年增长近一倍。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中心将持续深化科技金融创新,以膜材料创投基金为抓手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以“创新积分制”为依托优化金融服务匹配效率,进一步完善“政策+金融+资本+服务”四位一体体系,为沧州市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创新升级提供更强支撑。
来源:沧州日报
编辑:任梓绮
编审:于国树 崔秩恺
审核:孟 辉
邮箱:zjrongmeiti@163.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