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十七年(643年)春,长安城太极殿内,唐太宗李世民正与群臣议事。
侍中魏征突然出列,直言进谏:“陛下欲效隋炀帝之奢乎?”
满朝哗然,李世民却抚掌大笑:“魏征啊魏征,满朝文武皆言朕功盖尧舜,唯你总在朕最得意时泼冷水。”
事后,魏征对门生说:“治国如弈棋,破局之要不在落子多少,而在能否看透三步后的杀机。”
千年后的今天,当我们重读《资治通鉴》,会发现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脱颖而出的人,往往不是靠蛮力硬闯,而是凭借这六种破局思维,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
![]()
01 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
楚汉相争时,韩信率三万新兵对阵赵国二十万大军。
赵军占据井陉口天险,谋士李左车建议“深沟高垒勿战”,断汉军粮道。
主将陈余却嗤笑:“韩信兵少将寡,何须用计?”
当夜,韩信背水列阵,士兵退无可退,只能死战。
又派两千轻骑潜入赵营,拔赵帜立汉旗。
次日赵军倾巢而出,汉军背水一战,骑兵趁虚夺营。
赵军见大营易帜,军心大乱,一败涂地。
司马光点评:“韩信之胜,胜在敢以‘死地’为‘生地’。”
当你身处困局时,多琢磨这句破局金句:“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
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在电商红海时期,反向聚焦“五环外市场”,用社交裂变打破阿里京东的垄断。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在众人追逐的阳关道外,另辟一条独木桥。
![]()
02 杠杆思维:四两拨千斤
东汉永元元年(89年),窦宪率军北伐匈奴。
军中粮草不继,窦宪却下令:“每人带一袋土,至燕然山筑坛。”
将士不解,但军令如山。
抵达燕然山后,窦宪命人将土堆成高坛,刻碑纪功。
匈奴探子见汉军竟有余力筑坛,以为援军已到,军心溃散。
窦宪趁机追击,大破北匈奴,奠定“燕然勒功”的传奇。
司马光感叹:“窦宪以一杯土乱敌心智,此谓善借势者。”
当你找不到方向时,想想这句破局金句:“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如今短视频平台崛起,许多普通人靠一条爆款视频实现阶层跨越,正是抓住了流量杠杆。
杠杆思维的本质,是找到那个能撬动全局的支点。
![]()
03 长期思维:放长线钓大鱼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王濬率水师顺江而下伐吴。
吴军在江中暗设铁锁横江,晋军战舰受阻。
部将建议强攻,王濬却下令:“造木筏先行,以火攻破锁。”
众人质疑:“造筏耗时,岂不贻误战机?”
王濬答:“今日慢一步,是为明日快十步。”
木筏载油顺流而下,烧断铁锁,晋军一举灭吴。
司马光赞道:“王濬不急一时之功,故能成万世之名。”
当你着急焦虑的时候,想想这句破局金句:“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华为任正非坚持每年投入千亿研发,哪怕短期亏损也要攻克芯片难题,正是长期思维的典范。
那些笑到最后的人,都熬过了无人问津的播种期。
![]()
04 系统思维:见树木更见森林
唐开元年间,宰相姚崇治理蝗灾。
百姓视蝗虫为“天罚”,跪拜求神。
姚崇却下令:“挖沟焚蝗,以粟换虫。”
有人弹劾他“违逆天意”,姚崇反问:“蝗虫食苗,百姓饿死,这才是天意吗?”
他建立奖惩制度,组织灭蝗网络,三年根治蝗患。
司马光称其“治事如弈棋,全局在胸”。
当你遇到问题时,想想这句破局金句:“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
现代企业管理中,阿里张勇通过“大中台、小前台”的架构调整,让各部门数据互通,效率倍增。
系统思维的核心,是跳出局部纠结,看清整体棋局。
![]()
05 底线思维:先为不可胜
战国末年,秦王嬴政欲灭楚。
老将王翦要求六十万大军,青年将领李信称“二十万足矣”。
嬴政选用李信,结果大败。
他亲自向王翦谢罪,王翦仍坚持:“六十万,少一卒不行。”
出征前,王翦频频向嬴政求赐田宅,一副贪财模样。
幕僚不解,王翦低语:“大王多疑,我示之以小欲,他才放心给我重兵。”
最终王翦稳扎稳打,灭楚定天下。
司马光评:“王翦之胜,胜在未战先算败局。”
当你面对强敌时,琢磨这句破局金句:“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巴菲特投资的第一原则是“永远不要亏钱”,第二原则是“牢记第一条”。
底线思维,是在高歌猛进时,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
06 换位思维:知己更知彼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曹魏。
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送女子衣饰羞辱。
魏将怒不可遏,司马懿却欣然试衣,还问使者:“孔明寝食如何?”
使者答:“丞相事必躬亲,食少事烦。”
司马懿笑对诸将:“诸葛亮活不久矣。”
果然,诸葛亮不久病逝五丈原。
司马光剖析:“司马懿之智,在能站在诸葛亮的角度算其寿命。”
当你为对手发愁时,想想这句破局金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现代商业竞争中,美团王兴能从千团大战中胜出,关键就在于他总比对手早半步看到用户需求变化。
换位思维的本质,是跳出“我”的局限,用“他”的眼睛看世界。
![]()
结语
历史的车轮碾过,留下同样的辙痕:
有人困于井底,只见方寸天空;有人登高望远,识得天地宽广。
逆向思维教我们“倒过来想”,杠杆思维让我们“以小博大”;
长期思维拒绝“急功近利”,系统思维避免“盲人摸象”;
底线思维守住“生存根基”,换位思维突破“认知牢笼”。
这六种破局思维,如同六把钥匙,开启的不仅是历史人物的成功之门,更是每个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安身立命的智慧。
毕竟,人与人最大的差距,从来不是资源多寡,而是思维格局的高低。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