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上海通报了“绿捷食安事件”,通报的内容很长,大概总结下来就是:
绿捷公司的双证被吊销;绿捷公司因为串通投标、围标,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华等8人被执行逮捕;国企光明集团临时接管全市484所学校的校园餐供应。
到这里,看似大快人心,看似又是熟悉的“正义可能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可真的是这样吗?
说几点看法。
一是,通报出来后,媒体的“精选评论”下都是在夸奖上海的做法,说上海这次做得不错,起码有了后续,而且后续通报得如此详细。
![]()
对此,我并不认同,因为这是应该的,虽说相较于很多没有后续的事件来说,这看起来似乎确实是负责任的表现,但人不能有比烂心理。
我们假设世上有两种烂,一种是很烂很烂,另一种是稍微有点烂,正常人的逻辑应该是将这两种烂全部去除,彻底解决掉。
而不是以“很烂很烂”的那一方标准,去说“稍微有点烂”的那一方已经很不错了。
二是,通报中提到对相关责任人禁业5年。这一点是让人始终无法理解的,按照通报内容来看,这些人哪个不是罪大恶极、哪个不是罪行累累,可最终的结果却是禁业5年,也就是说5年后这些人完全可以正大光明卷土重来。
我们常说“一次不忠、终身不用”,对于一个有前科的人,但凡是个正常人都知道,应该离得远远的,起码从此后不再信任这个人。
可结果恰恰相反,最终却给予了这些人足够的宽容,甚至给了他们从头来过的希望和机会。
上海不是什么小城市,作为超一线大城市,我不相信在这偌大的城市里,除了这些人,没有其他人能胜任这个工作了?
如果没有他们,当地校园餐就进行不下去了吗?
三是,围标的问题。通报中说绿捷公司非法中标86个校园餐项目,而公开资料显示,这家公司共计给五六百所学校提供校园餐。
![]()
换言之,除去这86个校园餐项目,剩下的项目都是合法的吗?这么大的能量,究竟来自何方?更准确点来说,绿捷到底是有多大的能量,能垄断近乎整个上海的校园餐项目?
还有这涉嫌围标的86个项目,通报中只提到绿捷公司涉嫌违规违法,却丝毫没有提到在这背后是否有人配合。
网上有句话:
“投标之前如果你不知道你能不能中标,那么你就不会中标。”
但凡有点独立思维和正确认知的人应该都能想到,围标、串标,绝不是一家公司内部操作就能完成的。
四是,绿捷的底气。从头到尾,绿捷都是理直气壮,底气十足的,所以他们也完全有理由、有可能在五年后卷土重来,甚至根本不需要五年时间。
绿捷的底气,从他们从始至终的态度其实就能看得出来。比如东窗事发,被通报立案调查时,绿捷发了一份简短的声明,全文只有48个字,翻译下来就是“你奈我何”?
![]()
事实证明,真没人能拿它怎么样,因为就在傲慢的道歉后没多久,准确来说就在第二天,他们又中标了一个学校的食堂餐饮服务。
![]()
其实上海的校园餐一直是很难吃的,问题这些年也层出不穷,可结果呢,哪怕学生和家长早已天怒人怨,但却还是无可奈何。
甚至在绿捷出事后,网上还曝出了“学生带饭要营养不良证明”的新闻。
![]()
明明又贵又难吃,但你还不得不吃,这就是底气。
五是,这件事固然荒诞,但荒诞并非只发生在上海。
8月19日,“大河报”报道了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某小学11名食堂员工,利用职务便利侵占食堂优质肉制品,涉案金额高达40万元的事。
![]()
10月14日,辽宁鞍山铁西区实验学校,被曝光要求学生在校园餐满意度调查问卷上填写“满意”或“非常满意”,并且只有这两个选项。
6月,四川自贡富顺县华英实验学校,被曝出使用臭排骨,就连肥肉也疑似淋巴肉,而给老师吃的却是用袋子装好的肉...
![]()
这些新闻在报道时,通篇没有一个“臭”字,可却处处流露出腐臭之味。
诗人艾青曾说过一句话:
“自私与贪婪相结合,会孵化出许多损害别人的毒蛇。”
其实艾青只说对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则是毒蛇可以分为很多种。
有的毒蛇专门伤人,有的毒蛇足以致命,还有的毒蛇既伤人又致命,而且不给你任何回击的余地,一旦被咬中,药石无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